《只管開始做》 作者:張佳瑋 【完結】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end90101 您是第559個瀏覽者
馬爾克斯說的一段子:1971年,聶魯達在巴黎,聽某個可靠的朋友透露,說他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只遍請巴黎的諸位朋友吃飯,人問他理由,他只笑而不答。直到消息出來,諸位恍然大悟,紛道恭喜。其中一位問:「那你頒獎詞準備說啥?」聶先生一拍腦袋:「高興忘了!」扯過張菜單,翻個面,就用他招牌的綠墨水開始寫起來。
這故事能講得開,前提是聶先生那些年在巴黎。他在巴黎幹嗎呢?工作,在大使館上班。實際上,他老人家是正經外交官。
業餘詩人很是不少,實際上,詩人這行當,大多是兼職:
凱魯亞克並不總是在路上奔馳,也會去鐵路工作。
艾米莉•迪金森除了寫詩,也幫人養過貓。
杜甫一邊做他的杜工部,一邊順手寫詩,秦觀認為他算詩歌界的孔子。
康奈爾大學教師納博科夫帶著兩門課,講義都印得出《文學講稿》,趁假期出去捉蝴蝶時,下雨天悶在車裡寫小說,寫了五年,弄出了《洛麗塔》。
讀過《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理當對斯特裡克蘭——原型為高更——反覆陳述的那句話有印象:他所以要拋棄掉事業去畫畫,是因為「人生太短了,我來不及做別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會嫌時間太少,比起自己想做的事情來,實在太少了。
簡單說吧,如果一個人假期每天睡8小時,空餘16小時,那每個人一天的4小時,一年下來,等於一段三個月的假期時光。
但是,當然,肯定,這是一種理想的算法。因為這每天至少可以自己支配的4小時,一定有這樣那樣的麻煩:要刷微信;要和朋友聊天;要看朋友轉來的有趣圖片;要慢慢消磨時光看肥皂劇;要打遊戲;要發呆;要胡思亂想。
——絕大多數時光,就是這樣流逝了。
海明威說, 艾略特的巨作《荒原》是在銀行工作時寫的,但沒名沒錢之前,艾略特就是不敢辭職,當時在巴黎的龐德,雖然詩稿賣不出去,窮得想去當翻譯算了,但還是夥同諸友捐款,「把艾略特從銀行拯救出來!」艾略特一直描述:那些東西,他無法不去寫。
這就是他們克服「舒適領域依賴症」=「拖延症」=「懶」的法子:寫作就是他們的舒適領域,就是他們的自我療護。
寫字和讀書當然有技巧,有儀式,海明威是這方面的大師。雖然世界一直在念叨「冰山理論」,但他最經常念叨的是這兩條。
A 優裕的生活環境、規律的生活、強健的身體,有利於持續寫作。
B 在寫得順溜時停筆,如此第二天才好很方便繼續。
他確實可以一下午寫三個短篇,《殺手》、《雨中貓》是同一個下午寫出來的——嗯,他沒有「我寫完一篇了,這下午沒活了,我去玩會兒吧」的習慣。
成就來自經年累月的累積,累積來自堅持,堅持受著快感的鼓勵,快感則是可以通過自我壓迫+釋放來獲得的(再說一遍,人是有受虐傾向的);而許多時候,自我壓迫,就來自永不得到或即將逝去的恐懼。
所以,一種自我蠱惑的心情是:「如果我現在不做某事,也許以後也沒時間了。」
當然,到最後,當你把心理深層那些欺軟怕硬、好吃懶做的東西都摸明白了,也就沒必要自我蠱惑了。你能夠洞悉所謂拖延症,也只是耽於舒適領域,所以便只剩乾脆的一點,不要前思後想,只清空大腦,然後簡單粗暴地給自己一下:
「別多想,只管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