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 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1175個瀏覽者
吳姓是當今中國大陸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
據中國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的統計
數據顯示吳姓也是第十大姓。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
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
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來源
關於吳姓的來源主要有四種:
以諸侯國號為氏,出自姬姓,乃黃帝軒轅氏直系後裔。商
末時,黃帝的十二世孫古公但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
落。周太王生有泰伯、仲雍與季曆三個兒子。季曆之子昌
聰明早慧,周太王想傳位於昌,泰伯就與仲雍逃到江南,
建立勾吳古國。周滅商後,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
侯,遂改國號為吳。傳至壽夢時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
治上發展,如闔閭、夫差等吳國國君,但仍屬姬姓,越滅
吳後,其後代隨國而姓;另一支則奉季札為開氏始祖,後
裔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氏的絕大部分。
在上古的時候,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為虞字發音同
吳,所以舜後有吳姓。
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
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或者名字漢譯後所產生。如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
歷史名人
吳泰伯,得姓始祖泰伯。三千多年前,陝西岐 山一帶,有
一周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
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
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 時傳統應傳位於長
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
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
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
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
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
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賢德之士
泰伯。三讓天下和開發江南的功德,幾千年來,一直為後
人所敬仰。孔子在《論語.泰伯》中云:「泰伯可謂至德
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 (孔子說,像吳泰伯這
樣的人,品德方面也太偉大了。為了不違背父親的意思,
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繼承大統的機會。這種寧願放棄天下
也不願背棄親情的禮讓品德,老百姓們受到了他的感化卻
不知道讚美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