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歷史] 後唐太祖--李克用

後唐太祖--李克用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ewingwong 您是第707個瀏覽者
李克用,本姓朱耶氏,祖先是唐時我國西北沙陀人。他生於唐大中七年(856年),卒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 出生地為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北地區境內)。他們一家從唐太宗時起,就世世代代效忠唐室,為唐廷拓邊守土。他的祖父執宜,任蔚州(今山西靈丘)刺史, 代北行營招撫使。父親本名赤心,任朔州(今山西朔州)刺史,因討伐龐勳有功,賜姓李,名國昌,升為振武節度使。李克用也就因此改姓李了。

  李克用是唐末,五代初的著名軍事統帥,也是一位亂世英雄。他靠鎮壓農民起義起家,在爭奪霸業中死去。他的個人榮辱都集中在他近乎40年的攻城略地的軍事生涯和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之中。

  史載李克用開始學說話;就“尤喜軍中語”,從小愛騎馬射箭,李克用15歲那年(868年),龐勳領導桂林戍卒起義,聲勢浩大,縱橫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唐廷十分震驚,急召沙陀騎兵馳援。李克用隨父出征,軍中稱為“飛虎子”,因鎮壓起義有功,被授為雲中牙將,幾年後升為雲中守捉使。

  唐乾符三年(876年), 代北水陸發運、雲州防禦使段文楚削扣軍食,軍中不滿。李克用當時是雲中邊防督將,部下紛紛向他訴怨,進校李存審、蓋寓、李存璋等人乘機擁他入雲州,浩浩蕩 蕩,達萬人之眾。此時城中也發生兵變,內應外合,殺死段文楚。諸將上書唐僖宗,請求任命李克用為雲州防禦使,唐廷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並徵發各道兵馬討伐 雲州。恰在此時,黃巢農民起義軍渡過長江,向北進攻。唐廷為避免兩線作戰,只好承認李克用為大同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

  但是唐廷並不甘心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勢力的增長,便幹乾符五年(878年) 冬,再次進兵討伐。乾符六年春,唐廷命昭義軍節度使李鈞為北面招討使,聯合幽州等軍進攻蔚州。但為李克用所敗,李鈞中箭而死。第二年,唐廷派元帥李涿率兵 數萬,再伐李克用。李克用與其父抵擋不住,率人馬逃往北邊的韃靼部。達靼對他們始而收容,後因人離間漸生猜疑。不久,黃巢自江淮北渡,矛頭直指長安。聽此 消息,李克用喜出望外,便殺牛置酒,大會韃靼首領,並說:“人生世間,光景幾何?曷能終老沙堆中哉!”這既抒發了他的豪壯之志,也安撫了韃靼首領,知他不 會在此久留,只是待機行動而已。

  廣明元年(880年)末,黃巢佔據長安,唐僖宗逃至四川。因手無強兵抗拒起義軍,僖宗只好于中和元年(881年) 起用李克用,任他為雁門節度使。李克用立即率韃靼諸部萬人過雁門,下太原,但因風雨阻而退回。中和二年十月,李克用率軍三萬餘騎兵再次南下,十二月至河中 (今山西永濟),與起義軍隔河相望。這時李克用軍隊對於唐廷和黃巢都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支主要軍事力量。唐王朝授李克用為東北面行營都統,黃巢也遣人賜重 金、詔書。李克用把金錢分給諸將,將詔書燒燬,以示自己與農民起義軍勢不兩立。當時各地勤王軍漸至,但都不敢與農民軍交鋒。李克用的“鴉兒軍”(因穿黑服 之故)大出風頭,先是大敗黃巢大將尚讓15萬軍,接著在零口再挫黃巢援軍,進軍渭橋。四月,黃巢被迫退出長安,李克用進入京城,奪了頭功。李克用一勝再勝,唐廷對他的封授越來越高。七月,唐廷授李克用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仆射、河東節度使,這時他才28歲。

  李克用退回河東後,就開始擴展地盤。他攻陷潞州,讓其弟李克修任昭義節度使。黃巢退出長安後逼近汴州,這時,農民起義軍的大叛徒朱溫任宣武節度使,鎮守汴州。他自知無力阻擋黃巢的進攻,就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正志得意滿,就欣然應邀。于中和四年(884年) 春天,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起義軍于太康、汴河、王滿渡。黃巢起義軍只好退走山東,失敗大局已定,李克用的沙陀軍為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李 克用的突然崛起,使朱溫妒火中燒。他趁李克用返回汴州時,派人包圍上原驛,四面縱火,亂箭齊發,欲置李克用於死地。李克用在部下保護下,倉皇逃出。從此, 李克用與朱溫水火不容,晉、汴之爭拉開了序幕。

   朱溫在上源驛無故加害,使得李克用怒氣沖天。他先發檄文給朱溫,隨即向朝廷發表申問。唐廷不知所措,只得給李克用加守太傅,同平章事,隴西郡王,以息其 怒。李克用並不滿足河東一地,他要向東發展,就必然與在中原稱霸的朱溫發生衝突。上源驛事件後,他與朱溫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息。最初幾年,他北攻雲幽,東 伐鎮冀,南略關中,平定三輔,甚至派兵長驅直入山東,可謂盛極一時。乾寧三年(895年),唐昭宗賜他忠貞平難功臣,進封晉王。但光化元年(898年)以後,他每況愈下,以致最後兵困晉陽,始有北退立議。由幹李克用四面出擊,結果四面樹敵,從唐中央政權到地方藩鎮,都有一批視他為虎狼的人物。他們往往在李克用大兵壓境時,低首歸順,而一旦有機可乘,就伺機對作。天複元年(901年), 汴將張從晉攻陷晉、絳二州,截斷了李克用南下的通路。河中節度使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急向岳父求救,李克用首尾不能相顧,給女兒復信說,你可與王郎棄城投 降。河中之失,是李克用由盛而衰的重大轉折,“武皇自是不能援京師,霸業由是中否”。這年四月,汴軍多路從東、南入晉,包圍晉陽,“都人大恐”,只是由於 連日大雨,汴軍糧草不給,將士多患痢疾,才暫時後退。六月,李克用向朱溫求和。第二年,汴軍復攻晉陽,形勢危急,李克用欲奔雲州,因大將李嗣昭、夫人劉氏 等人苦勸乃止。幸賴諸將奮戰,汴軍再次退走。雖然汴軍這時仍然勢盛,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李克用畢竟已經走出了低谷。

  李克用在軍事上不及朱溫,有一點卻勝過朱溫。這就是他從來不象朱溫那樣,明目張膽地淩駕於唐皇之上,而是時時以勤王討逆的面目出現。正是這一點,成為他復興的基礎。因為在當時,扶唐興唐還是一面頗有號召力,頗能收人心的招牌。天佑元年(904年),朱溫強迫唐廷遷都洛陽,弒唐昭宗而立輝王李(木兄),是為哀帝。告哀使到晉陽,李克用南面痛哭,令三軍穿素服以誌哀。天佑四年(907年),朱溫迫不及待地廢唐哀帝,自立為王,建立後梁。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派使勸李克用稱帝一方,被李克用婉言謝絕,說自己“累朝席龐,奕世輸忠”,因此“誓於此生,靡敢失節”。其實,李克用不是不想稱帝,而是想趁朱溫稱帝之機,興滅朱兵。早在天佑二年(西元905年),李克用就與契丹主阿保機聯盟,欲渡河南征。天佑三年(906年),李克用遣兵攻邢州,克澤、潞。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遣兵十萬圍潞州,李克用也派兵馳援。朱溫再派軍,另築營盤,謂之夾寨。兩軍對壘,難分勝負。至此可以看出,李克用不僅有了招架之功,而且有了還手之力,復興的確有望。然而,就在這相持時刻,李克用身染急病,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死於晉陽,終年53歲。

   據傳,李克用死時,賜三支箭給兒子李存勖,一箭討劉仁恭,因幽州不平,河南不可圖;一箭擊契丹,因阿保機背約附賊;一箭滅朱溫。此說是否可信,不得而 知,但它反映了李克用狀志未酬,遺恨綿綿。晉之爭霸大業只好由他兒子來完成了。李克用生前未敢稱帝,死後卻得到了皇帝的名號。其子李存勖滅梁後,追謚李克 用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摘自《三晉歷史人物》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9 18:17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42264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