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歷史] 王姓 介紹

王姓 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657個瀏覽者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1],也是中

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對全國戶

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王姓為現代中

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

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姓之一,但極為罕見。

由於在多種方言當中,「王」與「黃」的發音極近。在吳

語、贛語、閩東語、粵語中,二字則發音完全相同。為區

別兩姓起見,王姓多以「三畫(橫)王」或「三橫一豎

王」,黃姓則叫「草頭黃」、「大肚黃」等作為強調。

來源和演變

王姓的來源有多個,但構成現代王姓的主要來源有四個:

姬姓、子姓、媯姓和外族改姓[2]。

姬姓王氏

最多的王姓來源於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從

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斷有一

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而分離出來,因為他們過去是屬於王

家的因此以王為姓。這一支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

根據史書記載,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定都於鎬,歷史上

稱為西周。傳二十一世至周靈王(前571年-前545年在

位),國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周靈王的兒子太子晉

(也被稱為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為直諫被廢為平民。其

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當時的人們因其是王族的後

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就以「王」為

姓。傳到第八代孫王錯拜了魏國將軍,姬姓王氏又重新貴

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

漢初,秦朝的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了躲避戰

亂,分別遷徙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了最為

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體。

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90%的有家

譜的王姓都源於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還可以被細分為三個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他的裔孫畢萬做

了晉國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於魏,戰國時,魏國、韓

國、趙國三方瓜分了晉國。後裔中最著名的是戰國時代的

「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國滅了魏國以後,魏

無忌的孫子魏卑子逃到山東泰山,漢朝初年,魏卑子奉詔

進京做官,被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便稱其

為「王家」,從此便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

年的歷史了。

第二分支源於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後裔。周平王在位51年

(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駕崩之後,由其

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即周桓王。姬

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

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臨猗王

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700年的歷史了。

第三分支源於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

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舊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陽王城公

園一帶)。他的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歷史

上稱其為西周桓公。周朝滅亡以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

臨汝,以居於王城而改姓王,後被稱為王城王氏,這支姬

姓王氏大約有2400年的歷史了。

子姓王氏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傳說在商朝末年,商紂王的叔父

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

道,比干多次犯顏上諫,反遭到紂王殺害,其子孫因為是

王子的後裔,所以就以「王」為姓,被稱為「子姓王

氏」。子姓王氏的歷史至今已經有約3100年了。經歷了從

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間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

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了甘肅、

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媯姓王氏

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

之一的齊國被秦國所滅之後,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

為濟北王,隨後項羽被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

位,子孫遂改姓王。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

以山東原齊國的封土為活動區域,有2300年的歷史了。

外族改姓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遊牧民族、非漢族血液,還有許

多後來改姓或賜姓王的,比較著名的有:

兩漢時的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候的高句麗拓

王氏族、鮮卑人的烏丸人、隋唐時的西域月支國的胡人、

唐代回鶻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11世紀—12世紀初葉時

女真人中的完顏氏、 夾谷氏、北宋西夏黨項人、蒙元的蒙

古人、滿清時滿州八旗的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

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間的推延和經過通婚等,多數同化為

中國北方的漢族王姓。

遷徙和分佈演變

王姓在先秦、兩漢、魏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

動地區,發展十分迅速。隋唐時期王姓各派除了向內地遷

徙之外,最主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到福建,

建立了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鼻

祖,歷史上被稱為開閩王氏。

宋遼金元

宋代時,王姓人口平均約590萬,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7.7%

(是時南宋國境內人口約為8060萬),為宋代第一大姓。

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省,約佔全國王姓人口的14.7%,佔山

東省總人口的12.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在山東、河

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的王姓約佔全國王姓總人

口的55%。其次分佈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

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陝晉冀豫魯、贛、浙以及蜀三大

塊王姓人口的聚集地區。

蒙古鐵騎進駐中原,使生靈塗炭,各地人口急劇消減,王

姓人口也開始大規模南遷,不過損失依然慘重。蒙古軍甚

至聲稱要消滅「中國五大姓」。



明代時,王姓人口平均約62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6.7%,仍

然為第一大姓(明代的人口由6500多萬至1.4億不等)。

宋—明600年間,全國人口的淨增長率為20%,王姓人口的

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緩慢得多,600年間王姓人口

總增長僅為5%,淨增加30萬。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山東半島。蘇

浙魯三省王姓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江西和

山西,這兩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

中國南方王姓在這600年間有了發展,廣東、廣西、福建的

王姓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宋朝。而靖康之禍後的王姓大省

河北、河南和四川,在當時的比率已經下降了近一半。宋

元明時期,王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比較大,其人口主要向

東南方向遷移,而四川地區王姓人口主要向湖北、湖南、

廣東、廣西等方向遷移。全國範圍內又重新形成了贛浙蘇

皖和魯豫晉冀兩大塊王姓人口聚集的地區。

當代

當代的王姓人口已經達到了9288.1萬,為中國大陸第一大

姓,約佔全部人口的7.25%(其他三大姓氏依次為李張

劉)。從明至今的600年間,王姓人口由620萬穩定增長到

近9288.1萬,接近14倍。明代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

人口如果按12億計算的話,增長了近13倍。王姓人口的增

長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

近1000年中,王姓人口增長率曲線呈現出「V」字型態勢。

目前,王姓人口在中國大陸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山

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

於遼寧、安徽、江蘇、黑龍江、浙江、陝西和湖北,這七

省的王姓又集中了33%。

河南居住了王姓人口的11.5%,為王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

口的10%。

以長江為界,形成了高比率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南方王姓

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界,東部為高密度王姓區,西

部為低密度王姓區。

在近600年間,王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金元明期間

有很大區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成為主流。

分佈特點

分佈密度

王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東部、河北東部、山東、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這些地

區每平方公里的王姓人口達21人以上,中心地區達30人以

上。每平方公里21以上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12.3%,王姓

人口約3007萬。每平方公里12.6-21人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

的19.9%,王姓人口約2904萬。每平方公里4.2-12.6人的地

區占國土總面積的33.8%,王姓人口約2660萬。每平方公里

4.2人以下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34%,王姓人口約321萬。

分佈頻率

王姓人口的分佈很廣,但不均衡。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和中部、河北東部、山

東、河南北部、新疆喀什地區是王姓最常見的地區,其覆

蓋面積只有國土總面積的19.8%,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

9.2%以上,有的高達16.2%。

長江以北和青海西寧以東的其他地區,也是王姓的常見區

域,王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6.9%-9.2%之間,覆蓋面積是國

土總面積的19%。

長江以南及新疆東北部和西部,是王姓人口相對較少的地

區,王姓在人群中的頻率在2.3%-6.9%之間,覆蓋面積是國

土總面積的34.6%。

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區、廣東西部、廣西東部、海南是王

姓分佈稀少的地區,王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不足2.3%,覆蓋

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26.6%。

血型特徵

王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體的情況(總人口數按中華人民共

和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共計8892萬)為:

O型:2784萬,佔31.3%

A型:2530萬,佔28.5%

B型:2716萬,佔30.5%

AB型:862萬,佔9.7%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山東大部、江蘇北

部、安徽東北部是王姓最集中的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

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2.3%,有王姓人口3007萬,約佔全國王

姓人口的33.8%。其中,O型血897萬,A型血831萬,B型血

970萬,AB型血309萬。

河南、河北西部、山西大部、陝西大部、甘肅大部、寧夏

大部、四川大部、湖北北部、山東西部、安徽南部、江蘇

南部、浙江北部是王姓的常見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佔

中國國土面積的19.9%,王姓人口2904萬,約佔全國王姓人

口的32.6%。其中,O型血923萬,A型血832萬,B型血874

萬,AB型血275萬。

內蒙古中西部、陝西北部、山西西北部、甘肅西部、青海

東部、四川西部、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湖北

南部、浙江南部、廣東西部、新疆西北部是王姓分佈的一

般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33.8%,王姓

人口2660萬,約佔全國王姓人口的29.9%。其中,O型血857

萬,A型血774萬,B型血780萬,AB型血249萬。

青海湖以西其他地區、廣西、海南、廣東西部。這些地區

的面積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34%,王姓人口321萬,約佔全

國王姓人口的3.6%。其中,O型血107萬,A型血93萬,B型

血92萬,AB型血29萬。

參考資料


《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和人口分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社,2002年。ISBN 7-5617-2769-0/C.081

1 其餘兩個是李姓和張姓,三大姓氏以華人為主,也有東

亞、東南亞和少部分其他族裔人士使用

2 王姓起源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2 14:33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51072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