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歷史] 陳姓 介紹

陳姓 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794個瀏覽者
陳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中,按人口計算是全國第五大的姓。

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

S),陳姓為現代中國第五大姓。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

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

一。陳姓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香港、澳門及台灣

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起源

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

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

後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

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

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

為氏,稱陳氏。

出自於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

氏,就是陳氏。陳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

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媯留,避居陳留(今河南開封縣

陳留鎮)。二是陳湣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今河

南蘭考縣東北)。三是陳湣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

居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

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劉氏改姓,《通志•氏族略》記載:廣陵(今江蘇江都縣

東北)陳氏,實為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

劉矯為嗣。

白氏改姓,《河南官氏志》記載:隴右白永貴,於隋初改

為陳氏,此為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之陳氏。白姓原為龜

茲王帛氏,因入仕內地,怕胡人之姓遭受歧視,而改為陳

氏,史稱陳永貴。他有孫叫令英,史稱陳令英。

侯莫陳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

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孝文帝實行孝文

漢化改革,易胡姓為漢姓,於496年把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

氏。

女真族陳氏,據陳述《漢姓女真姓的對照和說明》可知女

真皇族完顏氏中,有的在金末已改為陳氏。

蒙古族陳氏。據《續通志•氏族略四》載,陳氏,明太祖

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

哈賜名陳元等。

滿族陳氏,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後金努爾哈赤統治

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二是本系

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據《清朝通志•氏族略

八》滿洲旗分內高麗姓載:「陳氏,世居平壤地方,巴顏

鑲藍旗包衣人。天聰時來歸,其曾孫二達色任護軍。」其

後多由高麗人(其祖上多為漢人)融入滿族。劉慶華《滿族姓

氏錄》載,世居東北張當地方的陳佳氏,後改為陳氏。其

實陳佳氏因明代居於遼東,後為金國努爾哈赤所統治。被

逼改為雙宇,滿族姓陳佳,即陳家的同音宇。

另外台灣被中華民國統治後,將台灣原住民姓氏改為漢

姓,其中有些人改為陳姓。

陳氏公祠

廣州陳家祠,是中國最古老的陳氏祠堂之一,建於清朝光

緒十六年至二十年間(1890年-1894年),為陳姓廣東人、

海外華人尋宗的祠堂。陳家村遍佈中國各地。

郡望

河南潁川郡:秦王贏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相當於

今天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

河北汝南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相當於今天

河南省上蔡縣至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江蘇下邳郡:東漢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

下邳國,南朝宋改為郡。在今天江蘇省西北部。

江蘇廣陵郡:東漢(公元一世紀)置。相當於今天江蘇省

揚州市一帶。

江蘇東海郡:漢代的東海郡在今天山東省 城一帶,隋唐的

東海郡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河以北。

河南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相當於今天

河南省境內洛陽市一帶。

堂號

潁川堂

德星堂

德聚堂

義門堂

繩武堂

金敦堂

雍睦堂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26 19:00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0761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