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先鋒:美國戰車兵從突出部、科隆到魯爾的作戰經歷》作者:亞當.馬科斯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深邃的微笑 您是第218個瀏覽者
裝甲先鋒:美國戰車兵從突出部、科隆到魯爾的作戰經歷
Spearhead:An American Tank Gunner, His Enemy, and a Collision of Lives in World War II
作者:亞當.馬科斯
原文作者:Adam Makos
譯者:李思平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燎原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09
內容簡介
佔據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暢銷書榜
這是一個關於軍人與平民、豹式與潘興,以及五場重大戰役的故事
戰鬥場面媲美《泥濘中的老虎》,感情豐富不輸《擲彈兵》
是戰車迷不可錯過的好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作家亞當•馬科斯的最新力作,揭開掩埋近80年的歷史謎團。故事的源頭是一段由美軍戰地攝影師所拍攝的戰地新聞報導開始的。這段後來被人們稱為「科隆戰車大決鬥」的新聞影片,記錄了美軍新興的潘興戰車,在科隆大教堂前廣場,成功將德國的強大鋼鐵洪流——豹式戰車被美軍打爆的過程。其效果不亞於陸戰隊在硫磺島立起國旗的畫面,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戰場紀錄片段。
馬科斯帶你重回歐洲戰場,讓你體會弱勢戰車兵面對強勢德國優勢裝甲的際遇。本書主角克拉倫斯.史墨爾以及他的同車組組員,在二戰期間歐戰尾聲的科隆大教堂前廣場與林蔭大道之間,與德軍戰車交火時,發生了史稱「戰車對決」的史詩對決,從冒險在現場拍攝紀錄的攝影師的鏡頭下,這段短短不到一分鐘的畫面,讓史墨爾以及他的組員,在二戰戰史上留下了永垂的故事。
史墨爾是一名來自美國賓州的年輕小伙子,身材高大,但給人溫柔的感覺。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後加入美國陸軍,分配到有「矛尖師」之稱號的美國陸軍第三裝甲師擔任裝填手。他參戰是為了盡身為國民的義務,一點都不想殺人,這個位置正好可以達成自己不想的殺人念頭。
然而在一次緊急狀況下,全車只有史墨爾處在可以射擊的位置,意外讓他擊潰了一輛德軍戰車,從而改變了他的作戰經歷。
作者從美軍第三裝甲師投入突出部之役的時間點講起,將「老鷹七號」的車組員的個人故事一路講到科隆戰役,乃至盟軍對魯爾工業區的口袋大推進作戰。針對故事的主角克拉倫斯•史墨爾曾參與的這些作戰行動,馬科斯都做了最詳盡的採訪與寫作。
多年之後,在德國記者的協助之下,德軍戰車兵古斯塔夫,最後與當時90歲高齡的克拉倫斯,在命運改變一瞬間的科隆街頭,雙方存活的戰車組員第一次見到了對方,並且握手言歡,成為了朋友,並以「戰友」互稱彼此。他們的友誼最後是通過網路的方式持續下去,直到四年後古斯塔夫罹癌過世為止。史墨爾則在2022年10月過世,享年99歲,跟其他戰友一起到另一個世界再相聚。
作者流暢的文筆,完整展現出美軍戰車兵在二戰期間每一天所面對的張力、死亡,以及所展現的勇氣。這段關於勇氣和同袍情誼的動人故事,讓馬科斯一躍成為書寫戰爭歷史的暢銷作家。
本書特色
1.最優秀軍事作家之稱的年輕作者,作品都登上美國各大暢銷書榜前段位置,其文筆幽默有趣,實地採訪的取材方式,讓讀者讀其文,彷如親臨現場
2.附有近百張地圖及歷史照片,是戰史書籍當中數量非常豐富的配圖
3.搭配戰史研究潮流與電玩投入戰車世界的趨勢,讓這方面的玩家/愛好者又多了一本好讀本
推薦與書評
詳細、引人入勝的史料……一段來自雙方敵對陣營,經歷了戰車作戰那種凶險環境的兩個戰車兵的驚人故事。─《今日美國》
強烈且戲劇性……馬科斯如一位紡紗業師傅,以一絲不苟的研究精神立足於世……對二戰愛好者而言,本書讀起來仿如夢境重現。─金.柯蒂斯,《美聯社》
美軍戰車內的堅定兄弟情……馬科斯讓讀者坐進潘興的砲塔之中,描繪出媲美《怒火特攻隊》高潮時刻的戰鬥場面……一段極為精采的戰爭故事,對每個戰士致上最高敬意。─喬納森.W.喬丹,《華爾街日報》
這本與眾不同的書充滿了戰爭的氣息。我不記得有其他的故事能讓我如此多次地置身於口嘗塵土、鼻聞煙硝的感受之中。─菲利普.科珀,《華盛頓時報》
這本引人入勝的書講述了一個戰爭故事和解開了一個謎團。─《CNN》
精彩的作品。─《福斯新聞》
結合了戰爭第一手資料和療傷之旅的優秀好書。─桑德拉.達拉斯,《丹佛郵報》
由敘事大師闡述一段無與倫比的歷史故事。─科爾.金斯德上校,《陸軍雜誌》
文筆流暢且節奏明快,非常推薦這本描述了第三裝甲師弟兄奮戰的故事。─《美國步槍兵雜誌》
戲劇性、縈繞心頭的真實故事。─《美國退休者協會雜誌》
一段引人注目、刺激的冒險……重現了作為第三裝甲師骨幹的傑出戰車兵,帶領盟軍突破西牆、深入納粹德國的關鍵時刻。─《柯林斯書評》
混合血、汗與淚的扣人心弦故事……向最偉大世代致上的最大敬意。─大衛.金迪,《普羅維登斯日報》
馬科斯的字裡行間,充滿美軍戰車兵每一天都經歷的張力、死亡與勇氣。這段關於勇氣和同袍情誼的動人故事。─《出版者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