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書籍]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作者:羅伯特.普特南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作者:羅伯特.普特南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深邃的微笑 您是第246個瀏覽者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作者:羅伯特.普特南
原文作者:Robert D. Putnam
譯者:李宗義、許雅淑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6/03/23



階級一旦停止流動,社會將陷入沉重的困境
從所得不平等到機會不平等-28個向上流動與無法翻身的生命故事。
民主與教育,真造成了機會均等的公平社會嗎?這些不均等,將危及經濟的成長與民主的效能,導致整個社會都必須付出更多社會成本收拾後果。 教育,真的需要集眾人之力才能達成!


內容簡介
貧富差距如何影響窮小孩與富小孩的選擇機會?

  「我一直是輸家,我這麼努力完成生命中所有事情,但終究還是白費功夫!完了,我一輩子就他媽的完了!」──大衛(窮小孩)

  「我從來沒有為錢煩惱過,我身邊的人一直都盡心盡力幫我,引領我走上正軌,我對於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感到心滿意足。」──雀兒喜(富小孩)

  從所得不平等到機會不平等
  二十八個向上流動與無法翻身的生命故事


  ★美國社會研究經典名著《獨自打保齡球》作者、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家,最新力作
  ★藍佩嘉 專文推薦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證實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相較於種族、性別問題的進步,所得與財富的分配不均正嚴重惡化下一代的機會不平等,阻礙窮人的翻身機會。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不管出身為何,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成功,黑手也能變頭家。但隨著經濟發展趨緩,家世背景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有錢人家的孩子就算資質平庸,也能在大量資源挹注下,贏過窮人家的聰明小孩。

  為了理解貧富差距如何影響富人與窮人的生命機會,哈佛大學教授普特南組成研究團隊訪問一ま七位年輕人與他們的父母,呈現一九五ま年代至今,美國富裕家庭與貧窮家庭的生命故事。

  作者發現,相較於一九五ま年代,現在窮人與富人的隔離日益嚴重,富人集中在豪宅區,窮人集中在貧民窟,日常生活中人們愈來愈難接觸到與自己不同階級的人。此外,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年齡不斷下修,在學齡前就呈現巨大落差,中上階級的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給予刺激,培養孩子的認知與非認知技巧,窮人家的孩子則時常面臨家庭的崩解,或在隔代教養的環境中長大。

  不同於一般貧富差距研究多呈現數據資料,本書側重許多個人的成長歷程,以此訴說家庭環境、教養方式、學校、社區、社會資本的差異,如何影響不同階級孩子的流動機會。

  最後,針對貧窮孩子的困境,作者也提出解決方案,他認為我們應該將所有孩子都視為「我們的孩子」,以集體的力量來養育,否則機會不平等將同時危及經濟的成長與民主的效能,導致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社會成本收拾後果。

名人推薦

  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

  從專業上來看,普特南是哈佛大學的社會科學家,但把他說成是歌頌市民社會的詩人或許更為恰當。普特南在這本書將個人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探討一個很急迫的問題。凡是閱讀過這本書的人,絕對不會再滿足於所謂的機會均等。──狄帕雷(Jason DeParle),《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透過自身的文學天賦,強迫同時代的人面對維多利亞時期折磨英格蘭窮人的貧窮和暴力,而普特南也在自己最新的著作中重複此項工作。「美國夢陷入危機」並不是社會科學的專業術語,而是一群美國年輕人深陷貧窮與暴力的生活經驗。《階級世代》說明我們活在一個雙軌的社會與經濟世界,富人透過教育與經濟機會邁向成功,而窮人費盡心力想要翻身卻徒勞無功。我們無法迴避普特南書中扣人心弦的研究結果。請閱讀這本書,看看一個全新的美國。──康維(Jill Ker Conway),作家

  目前對於不平等的辯論實在非常空洞,主要關注前一%的人太過富裕,卻完全忽略美國中產階級在過去兩個世代的實際情況。普特南跨入這塊無人的領域,帶著這本傑出的作品,絕對可以震撼每一位美國人,讓他們面對美國社會所發生的事。──福山(Francis Fukuyama),《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普特南精準捕捉到美國的變遷,亦即年輕人階級之間不斷拉開的機會鴻溝。作者在《階級世代》一書中,清楚呈現下層階級小孩生命機會的流失以及上層階級小孩手上資源擴張的對比,並且提出急迫的建議,說明美國應該如何應付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對於每一位關心小孩子未來的美國人來說,普特南的新書都是必讀之作。──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哈佛大學講座講授(Lewis P. and Linda L. Geyser University Professor, Harvard University)

  普特南結合學術研究及說故事的方式,描繪出美國現在與未來一幅惱人的真實畫面。《階級世代》說的已經非常清楚,我們必須摒除政治口水,調整這個國家提供機會給數百萬名貧窮小孩的方式。如果不是所有美國人該看,至少也應該是每位決策者都必讀的一本書。──卡納達(Geoffrey Canada),哈林學童特區計畫主席(President, the Harlem Children’s Zone)

  普特南又帶來一本探索美國社會面貌變遷的開創之作,作者深入剖析所得差距擴大如何影響我們的小孩。全書的結論令人不寒而慄,社會流動「在可見的未來似乎會不斷下滑,粉碎所謂的美國夢」,不論是白宮或是一般人都必須看看這本書。──葛根(David Gergen),美國知名政治評論家)

  論述清晰且悲天憫人,普特南訴說的故事代表我們這個時代巨大的社會議題:有錢人家與貧窮人家小孩之間的生活差距不斷擴大,而生在弱勢之家的小孩其前景卻是愈來愈黯淡。這是一本極為重要的作品,力道十足地提醒我們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塔夫(Paul Tough),《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 本帖最後由 深邃的微笑 於 2023-11-14 20:45 編輯 ]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推薦序


拉拔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近年來,我們在媒體上看到許多有關「階級世襲」、「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的報導。雖然有些標題過於聳動、缺乏實證支持(如「M型社會」),但臺灣的貧富差距確實日益擴大,「黑手變頭家」、「三級貧戶變總統」等流動傳奇,似乎已成過眼雲煙。崇尚拓荒精神的美國,在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的衝擊下,「美國夢」也逐漸幻滅。不論在臺灣或美國,社會階級涉及的不僅是收入與財富的分配不均,也造成下一代在生存機會與社會流動上的不平等。

  本書作者普特南(Robert Putnam)是哈佛甘迺迪學院的政治學者,他曾經是美國總統的幕僚,也是深具公共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他在二○○○年出版的《獨自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用清晰文字整合各項統計資料,為美國社會敲響一記警鐘,他深具說服力地呈現以下事實:社會連帶與市民參與的消退,或所謂「社會資本」的流失,對於政治民主、社會信任與個人福祉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在這本新書中,普特南延續一貫的理論立場,關注社會的區隔分化與社群連帶的流失,如何影響下一代的未來。他與社會學者希娃(Jennifer Silva)合作收集資料,一方面透過生動訪談來呈現不同的生命故事,另一方面透過各種統計資料來提供客觀證據。本書的發現或許不讓人感到全然驚奇,但透過質化個案與量化圖表的交叉呈現,讀者得以全面、深入地直視階級鴻溝的存在。

  普特南成長於一九五○年代的俄亥俄州小鎮,當時的美國經濟迅速擴張、所得相對平等,社區凝聚力豐沛,教育、通婚與社交生活都不因為階級差距而形成阻隔。他回顧自己的童年朋友,不論出身為何,多能過著比父母輩更好的生活,實現一定程度的代間流動。然而,隔了半世紀,他再度回到自己的家鄉,看到的是景氣蕭條、社區崩解與居住隔離,不同階級的家庭生活與教育機會形成鮮明對比。弱勢家庭出身的美國年輕人,有愈來愈多成為「漂泊青年」(dis-connected youth),他們年齡介在十六至二十四歲之間,既不在校讀書,也未進入職場,許多甚至淪為獄中囚。

  這本書試圖回答:為什麼年輕世代的流動機會呈現愈來愈大的剪刀差(有錢人家的小孩愈來愈富有,貧窮人家的小孩愈來愈貧困)?鉅觀環境是關鍵因素之一,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如資本集中、創業利基不再),整體社會的經濟機會變得更為有限且分布不均。普特南則從中階(meso)的組織層次來找答案,他針對美國社會提出了四個主要解釋,我們可以一併思考,臺灣社會有什麼類似或不同的地方。

  雙軌化的家庭

  受過大學教育、社經地位高的美國人之間呈現「新傳統」的婚姻型態:他們較晚結婚生子,多為雙薪家庭,家務分工也較為平等。這些家庭的離婚率,在一九七○年代攀上高點後就往下滑。相對起來,中學畢業的美國人,他們的家庭模式比較多元,小孩的父母可能從未正式結婚、懷孕時年紀尚輕,他們的收入有限,離婚率也較高,被稱為「脆弱的家庭」(fragile families),容易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學業。

  臺灣的家庭型態雖不像美國明顯的兩極化(如未婚生子相對較少),但婚配也逐漸成為再製階級不平等的重要機制。高教育族群傾向彼此通婚,減低了婚配做為流動管道的可能。離婚、單親的分布也呈現與教育程度相關。根據鄭雁馨的研究,自一九八○年代開始,臺灣女性離婚的教育斜率開始由正轉負,男性則在一九九○年代呈現相同趨勢,也就是說,較早世代的臺灣伴侶,教育程度高者較容易離婚,但對於晚近世代來說,反而是中低教育程度者的離婚比例比較高。高中以下教育程度者的十年婚姻存活率約七成五,但專科以上教育程度者則提升至近九成。 處於經濟弱勢的單親家庭,養育下一代的負擔與挑戰更大。

  不平等的童年

  父母的教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認知、情緒與社會能力的發展。美國家庭在教養風格的階級差異逐步擴大:專業中產階級父母傾向「規劃栽培」,透過細心安排各式課外活動,希望培養出主動、獨立、自信的小孩,父母重視與小孩的溝通,並鼓勵小孩挑戰成人的意見。勞工階級父母則傾向「自然成長」,把重點放在紀律與服從。 這樣的教養方式,可說是貧窮父母的「預防」策略,面對危險多於機會的險惡環境,首求保護小孩的安全。

  在臺灣,強調家長權威與嚴厲管教的傳統教養風格,在解嚴後出現明顯的轉變。近幾十年來,富裕家庭得以利用全球的文化資源,甚至是跨國流動的教育策略,在子女身上「培養國際競爭力」。中產階級父母也較有能力挑戰僵化的主流教育,規劃另類學習模式,以保護孩子的快樂童年或自主成長。反之,臺灣的勞工階級父母,許多積極透過補習等外包策略,希望孩子能階級翻身,但他們多獨尊智育,未能搭上多元發展的教養列車。而傾向採取「自然成長」的勞工階級或偏鄉家庭,則可能被新的教養腳本貼上「不適任家長」的汙名。

  不公平的教育

  美國學校的經費有一部分來自房屋稅,因而形成富、貧學區的資源落差,近年來許多州政府修法降低地方稅收比例、縮小教育經費的差異,但不同學校向家長募款的能力仍有巨大差異。富裕家長不僅捐錢,也出力參與校務,促成更多類型的課外活動,此外他們也要求學校提供更多的大學先修課程,這些活動幫助孩子培養軟技巧或燙金資歷,增加將來入學的優勢。相對起來,貧窮學校的課外活動選擇少,校內外的運動措施愈來愈多採行「使用者付費」的政策,就算低收入戶家庭得以減免費用,學生也容易被貼上階級汙名。學校不僅無法變成平衡階級不平等的槓桿,反而成為擴大階級差距的場所(sites)。

  臺灣的公立學校,雖然沒有像美國出現明顯的資源落差、居住隔離,但仍存在核心學區、明星學校等階層差異。不論是過去的大學聯考,或是現在的多元入學,中上階級家庭的孩子,都享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國家高度補貼的公立大學、高中就讀,反而是中下階層孩子較多進入學費與品質不成正比的私立學校。 臺灣學校日益重視家長參與,可能會讓中上階層學生將更多的父母資源帶進學校,有助其學習或升學。入學方式與選填志願的複雜化,提高了家長瞭解制度與協助孩子的資訊門檻,對弱勢家庭子女更為不利。

  社會資本不均等

  高社經地位父母能夠傳遞給孩子的優勢,不僅是較多的金錢與知識,也包括更廣、更深的社會網路。由於高社經地位父母人脈較異質、高職業聲望者多,因此在子女升學、就業上能提供豐富的資訊管道。家長為小孩安排的各式活動,也幫助他們與更多專業人士及其他成年人建立連帶。反之,教育程度低的父母,社會網路通常比較同質、稀疏,其孩子多與親屬與鄰居的小孩固定往來,因此限制他們建立有價值的弱連帶,在選學校、找工作的過程中難以得到成年人的指導。此外,美國貧窮社區在人際信任、集體效能上都日益低落,宗教社群的影響力不再,讓小孩容易暴露於犯罪、毒品以及暴力的負面影響。

  臺灣的社會資本研究則呈現較為不同的面貌。根據熊瑞梅的研究,不分階級的臺灣民眾觸及的人脈多元而異質,其中認識高職業聲望位置者(如大學教授、律師、老師、人事主管)的比例,遠高於其他東亞國家。這似乎顯示,存在於日韓或美國的社會資本階級落差,在臺灣相對不是那麼巨大,但中下階層家庭是否可能把這樣的人脈轉換為下一代就業與升學上的資訊連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臺灣民眾參與社團的比例雖遠低於日本、韓國(宗教團體除外),但對鄰居與社區支持的信心遠高於日韓。臺灣民眾雖然對政府的信任偏低,但對於非正式組織,如社團與社區充滿關懷與支持,展現了豐沛的社會力與活絡的公民社會。

  如果上述因素強化了下一代的階級不平等,我們如何可能改變?普特南在結論提出許多建議,未必全盤適用於臺灣,以下是我認為特別值得努力的方向。

  首先,針對家庭的解組,有些衛道之士鼓吹重建家庭價值,但普特南指出,僅是呼籲減少離婚、避免未婚懷孕,其實鮮有效果。如何針對既存的多元類型家庭,予以制度性的支持,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透過長期的反貧窮計畫,像是房屋補貼、育兒照顧、就業支援,來協助弱勢家庭脫離貧窮。

  同樣的,針對教養資源與教養風格的階級落差,如果只是要求父母去上教養課程,叮嚀家長「每天唸故事書給小孩聽」,未必能幫助弱勢父母提升「親職知能」,反而可能強化父母的日常壓力,甚至在社會常規的監控下「製造」了問題家庭。 有效讓弱勢家庭培力的計畫,必須由專業人員,不論是護士、社工、諮商師,與家庭建立夥伴關係,透過定期家庭訪視,在瞭解弱勢家庭的具體處境後,幫助個別家庭改善健康、教養、情緒等議題。

  我們應在教育設計與入學方式的改革上,考量到階級的差異與作用;學校教育應避免以中產階級雙親家庭、全職母親為原型來設計學習活動或要求家長參與,否則容易強化社會指責的階級烙印,或忽略不同家庭的處境與需要。比方說,有些中產階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延後到校、提早下課。然而,弱勢家庭孩子反而需要更多在校時間,但不只是接受制式的功課輔導,而是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課外活動與學習刺激。

  有句非洲諺語說:「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當今的鄰里街坊或許不再聲息相聞、人情綿密,但「社區共同教養」(communal parenting)的理想,有助於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更平等與開放的未來。具體的措施如:提供平價優質的托育,運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社區活動中心等公共資源,提供活潑多元的課外活動,以及結合在地的學生、志工,推動陪伴青少年的「導師方案」(mentoring program)。讓臺灣活絡的社區與民間團體,成為動員公共參與、支持弱勢家庭、促進社會平等的力量。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2-4 02:46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9356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