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作者: 行人文化實驗室附屬妖怪研究室
繪者:只是Zishi,Nio倪嘉隆,蛋妹ViviChen,Ryan Hong,低級失誤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5/10/30
◇二十一世紀最前衛的生命科學研究報告
◇為曾經存在卻不被承認的「牠們」正名
◇不只聽我們怎麼說,還教你怎麼找妖怪
內容簡介:
你小時候,或者你家長輩曾經被「魔神仔」牽走過嗎?
高山上唯一一條路前方,走得異常快的「黃色斗篷山友」,可不可以跟著走?
曾聽過有人在鄉下被一隻呲牙裂嘴的「大黑狗」追趕?
「妖怪」一直貫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從「媽媽嚇小孩」到「嚇死大家」的故事,從小到大、從台灣有歷史到今天,妖怪從未缺席。但奇怪的是,妖怪卻一直保持著隱晦的神祕面孔。關於妖怪的文字記錄一直不被重視,通常僅存在口耳相傳中。而妖怪的形象在散佚龐雜的資料當中,也從未取得共識。
面對這些無法被定位,但卻無所不在的「妖怪」,我們進行了一連串的妖怪研究,在相關報導、研究、採集中大海撈針,找尋妖怪的蛛絲馬跡。希望藉由這些初步研究,一方面讓妖怪的形象「具體」地出現在眾人面前,讓散落在每個人心中的記憶碎片找到共同的基礎。另一方面,希望讓這些妖怪「露臉」之後,能夠打開臺灣人想像世界的大門,引入更多妖怪(咦?)
本套書利用圖鑑(第一冊)、觀察記錄指南(第二冊)、專訪及重要文獻摘選(第三冊)等不同形式,經由視覺、知識、行動、思考,打開探討臺灣妖怪多樣性的一條三叉路,以回應佔據了許多臺灣人集體經驗中悄悄卻堅實的那一個位置。
這是一套知識豐富、幽默有趣、圖文並茂的妖怪百科,如果你曾經想過「妖怪」是什麼,那麼現在正是了解臺灣妖怪、學習與牠們和平共處的最佳時機!
《壹、臺灣妖怪圖鑑》
妖怪曾經廣泛出沒在臺灣不同地區,卻不敵勢力逐漸強大的人類,許多弱勢物種不是已經絕跡,就是正面臨滅絕的危機。不過因為環境和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遷,竟也發現/演化出新的都市物種!
本書精選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十六隻形態、個性和能力各異的陸生類、水生類、植物類妖怪,從基本資料、能力分析、習性描述、出沒目擊記錄,搭配圖鑑插畫,讓你快速掌握妖怪棲息在哪、吃什麼、習性以及特殊行為!牠們也可能是你哪天上山下海遊玩時,最有機會打到照面的物種!
《貳、妖怪觀察記錄指南》
光看圖鑑還無法滿足你對妖怪的好奇心?
本書貼心整理出一套妖怪觀察法,帶著圖鑑和這本觀察記錄指南,動身出發去尋找妖怪吧!
有哪些必須遵守的原則?行前該如何準備?衣著和裝備該如何選購?工具和誘餌該如何準備?等待及觀察有什麼步驟?熟讀以上指南、按部就班,讓你開心觀察、安心回家。除了用眼睛觀察,也請務必使用專門筆記法,寫下你的觀察記錄,這些筆記將是未來妖怪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參、妖怪見聞錄》
八位不同領域專家的跨界論壇,現身說法!他們是花費數年研究妖怪的學者、長期蹲點在妖怪最常出沒的區域、或是以妖怪為靈感的創作者。透過專訪,聽他們從各種角度,解讀什麼是「妖怪」?
關於妖怪的研究,和妖怪一樣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和多樣性,本書截選日本、中國、臺灣歷年重要文獻及論述,看妖怪在文字化和圖像化的過程中,以何種形象和方式存在於我們的世界。
資料來源:博客來-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
對這套書的感想只有一句話:「媽媽!這群人好有病!」
以科學、嚴謹、務實(!?的方式,對台灣妖怪進行深入的調查,並對其生態環境、族群數量寫下紀錄與分析。還參訪多位學者的意見,研究現代環境對妖怪生態的影響,又貼心的為讀者附上一長串的妖怪研究參考資料(雖然不知為何《夏目友人帳》、《妖怪少爺》等漫畫也列於其中),此團隊如此認真的進行這份調查報告,除了深感欽佩外,我只能再送上一句:「真的很有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