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宗教] ~ 道德經 ~

~ 道德經 ~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孤星。無名 您是第5848個瀏覽者
《道德經》
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文》。
道教主要經典之一。
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據《史記》說,作者為春秋時周守藏室之吏(掌管圖書的史官)「老子」。
舊題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將其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名《道德經》。
東漢時,隨黃老道的產生,《道德經》已演變為道教的經典,張陵、張魯的天師道即以《道德經》教誨道徒;
並作《老子想爾注》,以宗教觀點解釋《道德經》。
以後從魏晉至隋唐,歷代都有道士詮釋闡發其義旨。
據唐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統計的六十餘家中,
多半為道士,有的明理身之道,有的明理國之道,
有的以道德為宗,有的以非有非無為宗,有的以重玄為宗。
其中老學重玄派成為當時頗有影響的一個學派。
宋代以後,道教對《道德經》的詮解走向集注化,彭耜的《道德真經集注》集宋代注者二十家。
現存於世的《道德經》註解其中有多種收入《正統道藏》,
從哲理、內外丹、易數等多角度加以詮釋,為研究道家與道教文化的瑰寶。

TOP

老子生平

老子的歷史考證

老子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很大的影響,
但可惜有關他的平生事蹟已難詳考,就連他確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
司馬遷在《史記》里為他作傳的時候,
已然搞不大清楚,只是列舉了可能與老子有關的幾個傳說人物,
算是“以疑傳疑”最後只好這樣寫道:“老子,隱君子也”。

我們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後來的人都尊稱他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對男子的美稱,
大概凡是有學問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這個稱號。

老子出生的傳說

據傳,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後裔,
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
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
從此,理氏懷了身孕。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
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
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仕途之路

老子有著滿腹學問,至於活了多少歲也說不清,只知道200年後,
被廣納賢才的周文王請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職,主管國家存藏的竹簡(相當於國家圖書館)。
武王繼位後,老子負責記錄朝廷朝政議論。
當時等級森嚴,除武王可伏幾而座外,朝臣們只能無依無靠地席地而坐。

然而,老子卻被特封為“柱下吏”,可依柱而坐,記錄政事。
成王執政的時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極大秦、竺乾等國,他到處講學,頌揚周德。
由於這位仙風道骨的長者,學識淵博,今人欽敬,所以,各國的君主朝臣都尊稱他為“古先生”。
輪到昭王執政,老子事週已近百年。料知將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這爾於我詐的爭鬥,
於是,他辭去朝官,騎了頭青牛,西出函谷關,去崑崙山隱德修行。
老子經過函谷關時,函谷關關令尹喜知道他即將隱去,請老子著書,
於是老子寫下了五千字,也是他留給後人唯一的著作〈老子〉。
老子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顯赫的人物。

在《封神演義》中,洪均老祖親傳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別創立闡、道、截三教,老子為道教教主。

當時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後來通天教主大擺誅仙陣,
老子應邀闖陣,在陣中與通天教主一場大戰,酣戰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來,把魚尾冠一推,
只見頭頂上三道氣出,化為三清,少頃,從東、南、北方向來了上清、玉清、太清三個道人,
俱各霞光萬道、鶴髮童顏,將通天教主團團圍住,混戰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幾扁拐,落荒而逃。

這就是著名的“老子一氣化三清”的故事。
後人有詩讚曰: 『函關初出至崑崙,一統華夷屬道門;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弭山倒性還存。 』
老子其人到底有多大本事,當時無人知曉,因其留下的《道德經》太過玄妙,
後世眾人景仰之餘,相互傳誦,越傳越奇,遂將老子捧為壽與天齊的神仙,並以神話的方式描述。

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流傳下來的遺產,儘管汗牛充棟,
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
無容質疑,當首數老子的《道德經》〔亦或直呼為《老子》〕。

其精煉的九九八十一章,僅以簡潔優美的五千文字,洋洋灑灑深邃博大地,
構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方法論的宏大框架。

影響所及,不但融匯於儒、釋鑄成三位一體的華夏文明基本肌骨,隨著中華民族的走向世界,
《老子》也被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所推崇。
千百年來,《老子》的版本以及諸多的注、釋、解、疏、補、評、證、詮、譯、辨、校,多如牛毛。

TOP

第一章(體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
乃混元未剖之際,陰陽未分之時,無天地以合象,無日月以合明,無陰陽以合氣,無造化以合其道,者是箇道字.
可道:
心可道其妙,而口難道其微,謂之可道.   道不可須臾離,而贍之在前,忽焉在後,者是可道底.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如此之玄,非空於玄,而實有玄之之妙;如此光景,豈是口可道,只可心領會,而心可道.
非常道:
是心可道之道,非尋常日用五倫之道,非治國安之道,非天地化生之道,
非陰陽順逆之道,者箇道,豈是有作有為尋常之道,故曰非常道.
:
何謂是名?無動無形, 無機無化,無極無虛,無空無相,者就是名.名不知其為名,故名也.
可名:
是心名其名,難謂口可名其名.心領神會,可名其名,謂之可名,
非常名:
是心之名,非有形有相之名.虛中虛,空中空,虛中有實,空中有相,只可意取,不可聲名;非口名其名,
非一切有影有響之常名也.連有影有響,算不得此名,而況有實具者乎.只在先天中求先天,者就是可道之道,
可名之名了.連先天中之先天,還算不得道名二字,就是強為道為名,只是不開口,者就是道之可道,名之可名.
此二句,方是道經 老子之意,方說得其奧旨,者纔是非常道,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 之始,是混元純一不雜,一團低性中之性,為之始.   連天地也在後生,連陰陽也在後剖,
那時節,纔是無為之始,天地二字都合不上,者是太上恐後人不知所以然,強安天地二字在此句之中.
既無名之始,何嘗有天地之形;既有天地,又何為無名之始.   此天地二字,要另看.
那時節,有天地之性存於中,而無天無地之形,者就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者個萬物,在外講,就是天地化生之道,夫妻,父子,君臣,朋友,化育之理;
在內講,體道乃得此中之根本,現如意之光,珊瑚,瑪瑙,珍珠,寶石之相,要在一母字上求,
方有萬物,者是個性中有為萬物之母,者是個實中求虛而虛中返實底景象,也說不出有為万物之母妙處.
要體此道,體此名,方知母之奧妙,此正是有為万物之母了,俱是個虛靈中景象,是個有名底萬物,從混元之母而生,
故曰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因有母而化生出萬物,纔道一個故字,因故,而實中饞生出一個虛無底境界,故吾常無欲以觀其妙.
不從萬物中來,安得從萬物中而觀妙,者就是慮而後能得.   那個莫顯乎微,又得那個莫見乎隱,者纔是個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到此率性底地步,吾故能常常無欲以觀吾道之妙,
故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非耳目口鼻之徼,乃生死存亡出入必游之徼,所關甚重,所系非輕.   此其徼也,吾若有欲,而身不得道之妙,
從世欲中出入,此亦徼之門也.吾若無欲,而心領神會,得道之妙,皆從此道之妙,而求其道妙之徼,任其出入關閉,
皆由於我,而不由於徼之督令,自專之楷柄,者就是在明明德,而止於至善之道,吾方能常常去有欲之心,以觀吾道之徼.
此徼字從母字中來,上妙字從始字中出,總是元始之母,而生於徼,皆從心可道之道,
從心可名之名,而合於始生之母,方得到一妙字.   知其徼之自然之徼,非造作有欲之徼,體道之妙,知道之徼,
此兩者,豈不是同出戶者也.妙於心而徼於意,
同其玄之又玄底境界,到無為之始,無聲無臭底時節,惟精惟一,言那個能體道之士,慎篤之輩,
除此,安得入眾妙之門.   篤信謹守,抱一無為之始,以心道其道,以心名其名,方得入其門,知其妙,
以悟混元之母,而得其至妙之徼,此之謂其道也.嗟乎!道之義大矣哉!而復無其言.

TOP

第二章(養身)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離,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   是以弗去.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是抱道之人皆知,非尋常人皆知,要體認此理.
:是到了美處.
為美:是到了極美處. 到盡頭田地,若知靜而知美,不知靜而不知美,既不知靜,而安得知美,既不知美,
從此斯生已.
善之為:是善能達道者,方能知善;那不達道者,安得能知善. 既不知善,那不善從此斯生已.
美善是知其微,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是到了知微底虛靜處, 再加潛修,惡與不善,俱化於為美,
為善,就知極美之妙,極善之妙,美不知斯惡,善亦不知斯不善,
到了美而知其極美,到了善而知其極善,如此抱道,
故知其有無相生,是陰陽反復之理,一定而不可移. 人​​稟無中生有而來,亦此抱道.從有中而反無,
方知盡善盡美. 美善不知,是有無相剋;盡其善,盡其美,故有無相生. 吁嗟乎!大道之難,
鋼堅石固, 成之亦易, 難也得到, 易也得到, 同到彼岸, 豈不相成. 大道無二,豈不相形,
有何長短. 正人行邪,邪亦入正;邪人行正,正亦入邪. 何患長短傍正底路.
高下相傾: 是水往下,高也到此,下也到此,沒有有二底法門.
音聲相和:是抱道者,彼唱此和,此唱彼和,言其意相和,同懷至道,
前後相隨而不離也.
如此懷道底聖人,方以無為處事,心領神會,
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離我規矩之中,萬物生於無為,又何嘗有中生萬物.
春到,動植自生,不假作為,就如人到靜,種子自現,又嘗有作為. 自生而不知其生,
生而不有. 此有名無質之祕物,方能自知其美而爭美,自知其善而爭善. 若為方知其有美有善,
既性中到有萬物時,而不其有;無有了方得,得後功纔成.
成其一,而無所以居之,是混其體,而無其質,既無其質,就無所以可居;既無可居,
夫惟弗,一得永得,是以不去.
此養自己元神,而居無為之境,生於不有之時,方能知其盡美盡善,
故有無相生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之景象.
是以聖人方能處無為事, 行不言之教.如此無為不言, 萬物方能現象, 不離混一之中.
故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此弗居,是以纔養得吾身而弗去,使天下養身者,不得外於此.

TOP

第三章(安民)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
此章安爐立鼎底說話.
不尚賢,不禮有德之士,此是外說. 內說,不親於外,而惟知有內.
外若尚賢,而民就有爭競之端;內若尚賢,而心就生人我之念.
內外不尚賢,民爭就息. 我若不生,者爭心無河可法,惟不尚治之,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難得之貨,是稀奇之物,人見即生貪心,豈不懷盜心,此外講也.
內講是目內觀,無著於物,我之貪心從何染物,故不為外欲,盜念就無因物而生.
世之財物,人人愛底,一見即欲;不見可欲,人之了.
我無見,我就無欲,使我內顧之心,無馳於外,守惟精惟一,只知有道,而不知有欲.
如此,是以聖人之治,苟能不爭不為盜,方能降伏其心,使猿馬不外馳,不生欲;
若是,纔得虛其心,能虛心,只知飽食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點雜念,
我之,我爭盜之,而守我鼎,養後天之藥,以補我先天之靈,常常使無知無欲,存一念於靜中,
不敢為爭為盜,以亂我之心,以作無之道. 若有為,民就有爭,有盜,有亂之心,從此而生.
若以法度治他,在治之時,其爭盜亂之心不敢起,過治之時,依舊復萌.
為無為,不但爭盜亂之心起,而且不萌. 若如是,不但民可治,而大道亦可以成矣.
惟無為,則無不治. 痛也夫,養心之要,煌煌於章句之中,胡不勉勉而參求,
外治民而內立鼎,以生堅固之心,遇火不避,遇水不回,立焚立溺,就死而不生退心.

TOP

第四章(無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此乃見道之實.
知其味,得其理,充塞乎天地,飽味乎己身,故沖滿於體,而用之不窮.
已知有道,而不可滿,一滿,而其得妙有,幾不能已精而益求其精,已妙而益求其妙.
守道不盈,則知源之妙,方明道之宗旨,
而知本源,此大聖人方能稍有盈則溢,或者有堅其志,不至於盈,而方能造到大聖人.
知宗,知万物者也,豈不淵乎. 到此一步,不可效子路之勇進,得勇而退心易生,勇進則用於心,使心勞而退念出.
顏子之默,不用於心而用於神,故銳鋒而自,不知有,亦不知挫銳之心,其外之紛不能入,外紛不入,不待解而紛自無.
不外於默,一默,諸紛不能亂我之神,擾我之神,分我之心,散我之氣,耗我之精,不亂不擾,不分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現.
使我靜內旦生,纔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奧,沖而用之,到沖底地步,纔叫作;
人煉形如地靜寂不動,纔叫作同其塵.
塵,土也. 地屬坤,乃煉坤之質,從陰中求出陽明之象,現而為光,光生則坤靜,坤靜則湛兮而成道,道非無無而若存焉.
嬰兒一現,我不知是誰之子,在杳冥之中,我不知有我,而安知辨別其子.
,我也. 要返於一來之際,而復我本來面目,歸於無始,合道以為我,合我以為道,纔叫作道沖而用之.
嘻嗟夫!子等學道者,要飽味乎身心,養浩然之氣,充塞乎天地,不盈乎志,不挫其銳,不解其紛,無鋒不挫,無紛可解,
到其同塵之寂靜,而知性光之沖和,道不知為道,子不知為子,那時節,子不欲會吾,吾欲會子耳.
同其聲,同其應,子是吾耶?吾是子耶?總不道沖而用之.
吾與子也,者景象,知道之妙,明道之理,深入於道之奥,不但吾與子,而充塞乎天地之外者也.

TOP

第五章(虛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此章是用默以歸於不言,而心神領會其至道之妙.
用意如繭,止存其性而不知其身.
天地乃至高至厚,   居無德之體, 恩澤布於萬物; 而無施仁之心.
不仁:是天地無容心,以仁施萬物,萬物得天之太和,故生之育之,長之成之,
此天地仁也,乃天地容萬物而萬物感天地化育之德,不有形跡,是上德不德,上仁不仁.
不仁處,正是為至仁也.
天地以不仁長存,修身之聖人,效天地之不仁,運化育於一身,百姓指一身而言之,非他,是我之意也.
身為國,心為君,意為民.
心以無為化身,意以無為守法,如此是仁也.
冥冥之中,不見施仁,是聖人效天地上仁不仁處而修己,
故乃以百姓為天地之芻狗.
天地不仁,無聲無臭,高也明也,博也厚也,此天地之仁也,而萬物感之,不見其仁,此所以不仁處,而仁大矣;
此所以不見仁,而仁宏矣.   此是天地之修,亦是天之橐籥.
為天地尚以無為橐籥,為人修身,可不效天地以無而為橐籥?
天地之間,   無何以修省, 其猶橐籥, 而以無為為之乎.
是以修身,用虛而不屈,強為之名,
用虛以修省,領虛之美,得虛之妙,無處強名,無處强道,虛之極而動方生,
一動愈出,美而愈知其妙,到此難言矣.
而無可言,   故數窮, 不如知我之美, 會我之妙, 抱我至中至道,   而守我冥忘之理, 常存真一之氣,
以樂天真, 豈不謂聖人修身,   效天地不仁也哉!
虛之理妙矣,天地之不仁,仁矣,玄玄乎至大至剛也.

TOP

第六章(成象)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此章是體道之實,知道之微,用道之妙.
登道之岸,從虛而入,根上章而來,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者是谷神之源.
譬如山,四面皆是聳嶺,中是深谷,落葉聞聲.
人身上下皆實,惟中常虛,將谷譬言之,山谷聞聲,乃山之虛神耳.
山有虛神,故千万年無更變之端;目今如此,千載之後亦如此.
人之修身,當推此理,一箇幻身,只有中之內一點靈氣,四肢百骸,皆是無用.
若有嗜慾,虛靈就被它埋沒,終日用心,勞碌於外,神從耳目口鼻舌身意散盡,安得不死.
若求不死,須問靈神.
靈神所居,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在虛靈不昧,一點真性之中.
近學者不知說出多少落地,上降下升,
用性光會合,黃嫗牽引,為坎離交參,一點金液,發於玄牝.
玄牝生芽,方得性命歸宗,樂於冥忘之間,從吾性中見出,是不昧之性,非氣質之性.
要點下落,須遇高人,高人指點,如夢初覺,如醉方醒,得來不費半之錢.
若求庫藏無處覓,非他言難易相生.
不可求輕得,玄牝之門,在空谷之中,視之不見,膽之在前,
忽焉在後,在無聲無臭之間,鉛汞合一,方知下著.
此理深淵,似日月運行,東出滄海,西沒窮谷,晝夜反覆,無息而住.
此理即是身中下落,水中取金,火中採木,金木相併,
譬如月感日精而光生,日返月華而晦出,俱是造化之氣所感,身中豈無真一之氣而生.
上不上,下不下,中不中,在杳冥之中,而生真一之氣,引上接下而歸黃庭.
此庭之名,亦是多了,纔叫作天地之根,要隨甲子周流,去而復返,返而復去;
身中要金木降升,離而合,合而離.   離合之妙,在於真一之中.
真一之源,在於一點性光之內.
性光之居,在於虛靈之中.
虛靈之神,在於空谷之間.
空谷之處,在於幻身之中.
幻身常無,神乃得一.
神一,而性命方來朝宗.
性命合,而魂魄潛,收來入神,方能雪光.
雪光一出,便是慧照.
慧照無間,纔是綿綿若存,使之不窮,用之不竭,纔如山谷常靜而存神,是謂綿綿.
若用心存,就不是了,要似若聞耳. 勤字莫作勤苦上看,此勤是綿綿不絕之意.
用之不勤,是無窮無盡之妙,而無刻暇,是體我之道,樂我之妙,豈不綿綿而用之窮.
人生在天地間,返天地之化工而成真,抱真以合天地,人之玄牝,是天地之根,天地之根,
亦是人之玄牝,總不過要人明天地之理以修道,返道以合天地,方是谷神不死章之旨.

TOP

第七章(韜光)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
此章因秉公而無私存,聽其物之消長,隨其生也,殺也,無容心於物,以靜治之.
之職蓋,之職載,以無聲而生,故能長且久,在於不自生,以聽萬物生育;
隨天地之氣感之,隨其萌敗,故不耗天地之元精,方能長生.
是以聖人天地而修吾身,生以靜御氣,後以精養身;
無身不成道,有身不歸真.
先以靜而抱真,後以後天而養身,纔是後其身而身外之身方得.
我之假,而我之真形,無他,乃一靜而存,無私於物.
天地以無私而開,人以無私而合.
天地無容心以感萬物,聖人效天地亦無容心,而抱全真.
總不過要人心合天地,天地以清虛之氣而轉週,
聖人以清虛之氣而運動,天地能長久,聖人法天地,不能長存,無是理也.
故能成我無私之,以靜而守我真形,待天地反覆之時,而我之真形無壞,此所以天長地久.
聖人合天地而長存,只是無私心於物,存無聲無臭於身其真乃成𠀡.

TOP

第八章(易性)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機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惟不爭,故無尢.
-------------------------------------------------------------------------------
此章要人修道若水.水乃無心之物.
善字,百福之根. 上善底, 無事不無規矩,諸事無外感應.
水滋物,無容心,人所惡底污穢之地,而水不爭.
內功用水而若水,如是故不爭,者等人,可也.
下七句有兩說:外說,人能持善,不擇善地,而地善也.
人善地善,豈身不安乎.
內說,心存善而心公,一公,心淵於海,而無物不容.
心善,方能人善地善.
七句中在心字.
與善仁,他本改作此人字看,吾不然.
與:普也.
心存善,為政必化而治矣,百姓無不瞻仰;
心存善,作事無不中節;
心存善,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一動無不合時.
如此,夫惟若水之不爭,故無尤.
居善地, 則心安.
心善淵, 則神定;
與善仁, 則義存;
言善信, 則志立;
政善治, 則化普;
事善能, 則無惑;
動善時, 則天命知, 若是可近於道矣, 此外說也.
內說,心正意誠,即是善字總領,水是圓通底,修道如水之圓通,正誠圓通,無道不成.
水乃養命之源,水升火降,聚則結為金液,散則無處不周,
如滋養万物一般,雖污穢之所,無不沾之地,乃絳宅.
一善則身外之身,處而安之. 存正誠,則心淵而冥之;
存正誠,則意中意,周流用之而不窮;
存正誠,我之魂魄,無不為我之治,合之而成真种子.
一有性中景象,乃吾之事也,惟我能知,他人安能.
存正誠,入於冥忘,性發而後動,方知命歸根.
此其時也,要圓通若水,可動則動,可靜則靜,善能正誠圓通,動靜方得隨時,無人無我,安得有爭.
夫惟不爭,幾成於道,故無尤. 無尤若水,方能上善,方得如此,信道之不浮矣.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2 15:43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54305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