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闕”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1804個瀏覽者
在河南南陽參觀醫聖祠、張衡墓時,你會看到景觀的大門兩側建有如塔般高聳的建築物,它們的名字叫“闕”。
在漢代的諸多建築形式中,闕是比較獨特的一種。《古今注﹒都邑》注曰:“闕,觀也。古每門豎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
據文獻記載,其最早建於春秋時期,當時主要置於宮殿、寺廟、城門前,它既是宮殿的象征,又是揭示政令和依托遠眺,以利防御的地方。
闕,一般以石、磚、木建造。到了漢代有較大的發展,從眾多南陽漢畫像石中可以看出,既有單闕,又有雙闕;有雙重檐的,還有三重檐的。當時不僅宮殿、寺廟、城門前有闕,而且貴族官僚的府宅前也都有闕。《後漢書﹒百官志》注引蔡質的《漢儀》說:王莽初為大司馬,府門有闕。其時,闕已成了表示官爵地位和功績的象征性建築,《白虎通義》曰:“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飾門,別尊卑也。”闕的層數越多越高,就表明主人的身份或地位越高,比主人地位低者來到闕前,須下車、下馬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