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文學] 杜甫生平

杜甫生平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1417個瀏覽者
杜甫 (712 - 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有稱杜工部。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 ,生於河南鞏縣。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 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 後因直諫被眨華州,759年棄官西行, 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四年期間,寫詩240餘首。 晚年曾在四川成都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又再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漂泊于荆、湘,以舟為家。最後,當他攜家離開四川往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著作有《杜少陵集》。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

    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 ,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有「詩史」及「詩聖」的美譽。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TOP

詳細狀況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歷史
公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並在此居住了4年,直到友人去世,杜甫才離開成都。詩人曾用「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2]來形容其位置。

在這4年中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馮至先生在他所著《杜甫傳》中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

部分作於草堂的詩:

《草堂即事》
《懷錦水居止二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栽》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春夜喜雨》
《蜀相》
《絕句四首(其三)》
《堂成》
《江村》
《病枯》

草堂屢次經歷戰火,現有的建築大都為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所興建。1985年改名為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草堂大門額匾上刻有郭沫若手書的「杜甫草堂」四字。杜甫草堂分為大雅堂、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展覽區。大雅堂展覽大幅壁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以及屈原、陶淵明、李白、王維、蘇東坡、李清照、陸遊等十二位詩人的雕像。柴門展覽區有1997年重建的五開間茅屋故居,室內陳設保留着杜甫時代的樣貌;書齋內一張書幾,擺放文房四寶, 再現當年杜甫創作偉大詩篇的陳設。茅屋前的石桌和石凳,宛如當年杜甫和朋友吟詩下棋的地方。工部祠展覽館的中文部,陳列着中國歷代從宋代以來出版的各種杜甫作品的刻本和鉛印本;展覽館的外文部,陳列着杜甫作品的各種文字的翻譯本。

汶川地震損毀情況
在汶川大地震中,「杜陵春」是受損最為嚴重的一處,損壞建築面積652平方米,已經採取封閉措施。根據博物館提供的重建方案,僅「杜陵春」的修復工程預算就超過了600萬元。

[ 本帖最後由 琰容 於 2009-10-4 12:02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2 05:26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5134 秒, 數據庫查詢 8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