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 ─ 向秀 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1248個瀏覽者
向秀(約227-272)
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晉竹林七賢之
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曾注『莊子』,「 發明奇
趣,振起玄風」,《秋水》、《至樂》二篇,註釋未完而
卒。後郭象「 述而廣之」,別為一書。向注早佚,現存
《莊子注》,可視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張「 名
教」與「自然」 統一,合儒、道為一。認為萬物自生自
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遙」,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
於「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遙」 而違反「名
教」。擅詩賦。其哀悼嵇康、呂安的《思舊賦》,情辭沉
痛,有名世。 他又與呂安同在山陽地方灌園以自給。山陽
是嵇康住宅所在之地,可見他們三人交往甚密。但是種
田、栽培蔬菜並不是他們的嗜好所在。以田園工作換取生
活所需,一旦有了空閒,就相攜出遊於大自然間,逃脫政
治的黑暗樊籠,得到精神上的自由。雖然他們三人的行止
如此親近,但向秀的性格卻是與嵇、呂相異,嵇康傲世不
羈,呂安放逸而超邁俗人,向秀則好讀書,所以常被他們
所嘲笑。三心靈的交流從向秀的【思舊賦】可看出:「余
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不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
而疏,呂心曠而放。」
據晉書本傳的說法,向秀是喜好老莊之學的,但是從
年輕時就喜歡讀書的向秀,對儒家思想也是相當有研究
的。他二十歲時,曾寫過一篇【儒道論】,從他後來的
【莊子注】一書中的思想滿可以約略猜出,這篇文章大約
是想將儒道兩家的思想做一調和。(【儒道論】現已失
傳)
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
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
【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義】遂零落,然猶
有別本。
向秀有感於歷來讀【莊子】的人雖然很多,但為之作
注者卻很少,便想替【莊子】作注,完成此工作後,請嵇
康、呂安批評,看完之後,幾乎給予一致的讚歎。可見向
秀的【莊子注】確乎超越了有舊家的註解,而直通莊子的
心靈,故顏延年的【五君詠】:「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
句。」【晉書】本傳:「莊周著內外數十篇,歷史才士雖
有觀者,莫適論其統也,秀乃為之隱解,發明奇趣,振起
玄風,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今日向秀的
【莊子注】已佚失,其中一些佚文散見於張湛的【列子
注】中。
向、郭的【莊子注】,是魏晉玄學中的重要哲學著
作,也是當時崇有派的代表作品,其中許多觀點是和貴無
派對立的。這部著作,力圖把道家學說和儒家思想結合起
來,而且,更多地從儒家觀點修正了道家的學說。何晏、
王弼的貴無學,主張不要干涉門閥世族的特權,使世家大
族的利益得以無限地擴張;而何、王的貴無論,到向、郭
崇有論的轉變,反映了魏晉時期門閥世族的內部爭權及發
展過程。
祟有論:在本體論方面,向、郭不贊成貴無派「無能
生有」理論,提出了「物各自造」和「造物者無主」的說
法。認為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自己而然」,萬有本身
就是自足的,在萬有自身以外並沒有生化萬物的獨立實
體;所謂無,只意味著萬有的自生自得;萬有都是永恆存
在的,雖變萬化,終不能歸於無。這種學說,否定了道和
無生化萬物的觀點,肯定了萬有的實性。但這種學說也同
時否認了萬有之間在時間上有因果的聯繫,否認了萬物進
化的過程。
這種崇有論,表現在社會問題上,提出了「天理自
然」和「安分自得」的人生觀,得出了一切存在都是合理
的結論,認為自然和社會的秩序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物的
各種差異和它們所處的各種地位也都是天然合理的;萬物
安於自己所處的地位,不追求自己分外的事情,自然就會
感到自由和快樂;無為並非消極無所作為,而是所作所為
不應超過自己的本分;聖人身居富貴之位,同樣可以享受
山林隱士的清高生活等等。所有這些觀點,在於論證名教
並不違背自然,要求社會各階層都能於自己的等級名分,
以鞏固已有的秩序。
難養生論:向秀的思想之有異於嵇康,尚表現在他的
【難養生論】一文中。【養生論】為嵇康的作品,文中主
張寡慾養生,而向秀卻持反對的看法,他的這種思想是將
魏晉時已經盛行的老莊思想中尊重自然的想法加以推廣,
但是從他的表現和論理過程,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已是站儒
家的立場。縱使他對老莊思想有極度的興趣,但卻不曾以
此來做為他生活態度的指針。所以,後來嵇康和呂安被處
死的事件發生時,他不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受到當朝者
的注意,準備援引為官。這也是他們思想的歧異之處。曾
與司馬昭的有過對談,司馬昭當時掌握實際政權。
嵇中散被誅,向子期舉郡計入洛;文王引進,問曰:
「聞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對曰:「巢、許狷介之
士,不足多慕。」王大咨蹉。
(箕山是山名,傳說堯要讓位給巢父、許由,二者不
願接受,就隱遁在箕山,故箕山之志即隱居之志),即使
向秀在處理實際問題和思想與他的兩位好友有很大的不
同,但他們在互相爭論中愈親密,因此他對於兩位死於非
命的好友,那種痛惜哀傷之情,是發自本心的。自洛陽歸
山陽嵇康舊居時,忍不住寫下了有名的<思舊賦>,文中所
表現暗藏的政治黑暗與恐怖,呈現消極抵抗政治的態度,
司馬昭死後,向秀仍繼續做他的官,只是極不得意。晉書
本傳說:「後為散騎侍郎,轉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在朝
不任職,容跡而已。卒於位。」不任職、容跡而已,可看
出他僅掛個做官的空名,還能保持這個空有其位的空名罷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