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
紀昀和規模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概要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由總纂官紀昀(曉嵐)窮畢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學士成書於西元1772年,該書包括經、史、子、集四部,3461種書目,79039卷,總字數將近10億,可謂超級文化大典。成書後,先編寫了四個抄本,分藏於文源閣、文淵閣、文津閣、文溯閣(即「內廷四閣」或稱「北四閣」);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續抄三部,分貯於文匯閣、文宗閣、文瀾閣(即「浙江三閣」或稱「南三閣」)。這七部抄本,深藏秘府,世人很難窺及,之後又迭經戰亂,屢遭焚難,文源閣、文宗閣、文匯閣藏本已不復存世,文溯閣本曾遭日本侵略軍的搶掠,文瀾閣也一度散失,文淵閣本則於本世紀四十年代末被運到台灣收藏,這就使得倖存的《四庫全書》彌足珍貴。
《四庫全書》編篡起源編輯本段盛世修書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傳統,並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清代統治者以異族入主中原,依靠的是武力。在文化修養較高的漢族?知識分子眼中,滿清政權與那些原始而落後的蠻夷戎狄沒有多大差別。清代初期,雖然清朝政權的統治已經比較穩固,但許多漢族知識分子仍然懷念故國,國破家亡之痛仍然縈繞于胸中、著書立說,仍然常常流露出河山故國之思。
康熙皇帝竭力壓制,遂發生了許多文字獄大案。但一味地殘酷鎮壓並不能使人心思服,所以,康熙皇帝一方面開博學鴻詞科以徵召名士,收買人心。又廣求遺書,表彰理學,想藉此統一天下人心。又下詔編纂諸經解及《古今圖書集成》,雍正皇帝即位之後,對漢族知識分子的監視和鎮壓變本加厲,文字獄案層出不窮,雍正皇帝雖然也組織人力編纂了《二十一史》,下令校勘十三經等,但中國地廣人眾,夷夏觀念深入人心,單靠鎮壓無濟於事。所以,乾隆皇帝總結其父祖的經驗教訓,下決心編纂《四庫全書》。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四日,乾隆皇帝正式下詔蒐求圖書,《四庫全書》的編纂從此拉開序幕。對於蒐求圖書,乾隆皇帝同時下達了標準。他聲明,歷代流傳的圖書之中,有關闡明性學治法,關係到世道人心的,當首先求購。至於發揮傳注,考核典章,旁及九流百家之言,有益於實用的,也應該蒐求備查。歷代名人直到清朝的士林名人,本來就有文集,以及近代那些沉潛于經史文藝研究,像顧棟高、陳祖范、任啟運、沈德潛等著名學者,也要各自成篇,一併蒐求。至於民間沒有用處的族譜、尺牘、屏障、壽言、唱酬詩文以及舉子門的科舉時文等均不在蒐求之列。乾隆皇帝還規定,各省督撫在訪得遺書之後,如果圖書是在坊肆之中,要適當付給一定的費用。如果是家藏圖書,則官府要為其裝裱印刷。如果以前沒有刊刻過,只有抄本存留,則官府要繕錄副本,而將原本歸還。各級官府要認真辦理,不得借此擾民。因圖書卷帙過多,各級官府要先將各書敘列目錄,註明是何朝何人所著,書中的要旨如何,簡明扼要地寫明之後向上級奏報。等到匯齊之後,再令廷臣加以檢核,從中挑選出可以入選的圖書,奏報給皇帝最後定奪。軍機大臣隨即制定了輯錄方法和人員隊伍。乾隆皇帝下詔,將來蒐集編纂圖書成編之時,可定其書名為《四庫全書》。
隨後,四庫全書館正式在翰林院內成立。參加編纂的總裁、總纂、分纂、校勘等先後任命了三百多人,分工協作,依次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編纂工作正式開始。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乾隆皇帝又一次下詔,限定在半年之內,各省督撫將民間圖書蒐求完畢,不得延誤。乾隆特別提到,江浙一帶是人文淵藪,世代藏書大家輩出,應著力蒐求。他特別下詔給兩江總督高晉和江蘇巡撫薩載、浙江巡撫三寶等人,命他們大力蒐求。特別提到了江南著名藏書家?昆山徐氏的傳是樓,常熟錢氏的述古堂,嘉興項氏的天籟閣,朱氏的曝書亭,杭州趙氏的小山堂,寧波范氏的天一閣等。乾隆的詔書中甚至還提到蘇州一帶專門收買古書的書商和湖州一帶專門販賣圖書的商船。可見乾隆對江南一帶圖書藏書和圖書市場的了解。另外,由於乾隆皇帝博覽群書,所以他還常常指名要大臣為他蒐求某種圖書的某一版本,甚至指名要官吏去抄錄某家所藏的某本書。如果某藏書家所貢獻的圖書少了幾種主要的版本,他也能很快發現。這使得那些藏書家們不敢輕易隱匿圖書。因此,江浙一帶的名家珍藏基本上都被收錄到了《四庫全書》之中。
《四庫全書》編篡
從乾隆三十七年春乾隆皇帝下詔蒐求圖書,到乾隆三十八年春天,各省督撫所蒐集採進的圖書已經不下數千種。是年二月,『四庫』館組織成立,對於採進的圖書採用了以下程式:凡借抄之書在繳進之時,由軍機處刊刻一小方木記,印于各書的封面之上,上面填寫進呈的督撫及藏書者姓名,並蓋上翰林院的大印,以備歸還的時候容易辨認分別。
各書繳進之後即交給『四庫』館校勘,各纂修官將所進各個版本互相校勘,考訂其異同,並撰寫各書考證。再將書中要旨概括提要,並詳細著名作者姓名、時代、職位、籍貫等,依此撰寫各書之提要。對所進各書,還要寫出摘要,著名應刻、應抄、應存各項,簽貼在各書的副頁上,進呈給乾隆皇帝禦覽定奪,對於『永樂大典』的輯錄,則有兩大標準:一、足資後學,廣益多聞,而實在流傳已少,尚且可以裒集成編者。二、雖然是古書,而其詞意無關典要者不輯錄。應當輯錄之書,也先將原書詳細校閱,與『古今圖書集成』互相校勘,採擇那些『古今圖書集成』所沒有收錄的圖書。所有校刻各書,奉乾隆之旨決定之後,即交『四庫』館繕寫處繕寫成冊。校對之後,再次進呈給乾隆皇帝。等乾隆信手抽閱,沒有發現什麼錯誤之後,才作為『四庫全書』抄寫的定本。由此可見,『四庫全書』的編纂抄寫,其組織十分嚴密,而從事於此的又多是碩學大儒,所以應刻應抄應存目的萬餘種圖書,在短時間內得以循序完成。『四庫全書』所收的圖書,其版本的來源,可以分為政府固有的藏書和各省蒐集呈進的圖書兩項。而每一項之中又可分為三類。合計起來,約可分為以下六種版本。
從清代初年到乾隆時期,各大臣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所編纂的圖書,可稱之為敕撰本。敕撰本又分為禦定、禦纂、禦批、禦制、禦注、禦選、禦編等,總計經、史、子、集四部著錄,共149種。這些著作,都列于各門類清代人的著述之前,以示尊重。
內廷藏書,專供皇帝禦覽,從明代到清代初期,積累的十分豐富。如皇史宬、懋勤殿、摛藻堂、昭仁殿、武英殿、景??之中,或在禦園之內。上列各類圖書,都稱之為內府本。內府本之中,有舊版、新刊和抄本的區別。總計經、史、子、集四部共327種,存目者420種。
★三曰《永樂大典》本
除用《永樂大典》校補校正各書之外,其已經輯出收入《四庫》之書,著錄者凡385種,4926卷;存目者凡127種。
★四曰各省採進本
凡各省督撫多采進的民間各地遺書送到《四庫》館中備採用者。這些圖書之中,有些是買來的,有的是借抄的。當時進書12次,共4601種。福建、江西等省次之,雲南、奉天等省最少。至於甘肅、四川、貴州等省,則沒有進書。
★五曰私人進獻本
清初以藏書家著稱者,如寧波范氏的天一閣、慈溪鄭氏的的二老閣,杭州趙氏的小山堂,嘉興項氏的天籟閣,秀水朱氏的曝書亭,常熟錢氏的述古堂,昆山徐氏的傳是樓等。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乾隆下詔給兩江總督等讓他們搜訪遺書時,便專門提到了上列各家。所以當時江浙藏書家進書極多。有奉旨進獻者,有自願進呈者,這便是所謂私人進獻本。其中進呈數量較多,至六七百種者,為浙江人鮑士恭、范懋柱、汪啟淑,江蘇的馬裕四家。為此,乾隆下令各賞《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進書至百種以上者,為江蘇之周厚璁、蔣增瑩,浙江之吳玉墀、孫仰會、汪汝環,以及在北京之黃登賢、紀昀、勵守謙、汪如藻等。他們各賞初印《佩文韻府》一部,以為好古之勸。所進之書,有家藏本,家刊本,購進本的分別。家藏本則係借用性質,抄錄副本之後仍然歸還原主。
凡採自當時社會上最流行的書籍中之者,謂之通行本。如經部的《周易鄭康成注》、吏部的袁樞《通鑒紀事本末》,子部的賈誼《新書》,集部的蔣驥《山帶閣注楚辭》等。
其間亦有夠用、借鈔二種。總計《四庫》著錄者一百種,存目者87種。
綜上所述,可見《四庫全書》的纂修,在中國古代典籍的蒐集整理上,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和水準。
《四庫全書》容量編輯本段《四庫全書》共收書3470部,79018卷,存目6793部,93551卷,共計10263部,172860卷。
『經部』
《易》158部 17378卷附錄8部 12卷
《書》56部 650卷附錄2部 11卷
《詩》62種 941卷附錄1種 10卷
禮
《周禮》22種 453卷
《儀禮》22種 344卷附錄2種 127卷
《禮記》20種 594卷附錄2種 17卷
《三禮總義》 6種 33卷
《通禮》 4種 563卷?附錄1種 17卷
《孝經》 11種 17卷
《五經總義》 31種 675卷附錄1種36卷
《四書》 63種 729卷
《樂》 23種 483卷
小學
訓詁類 12種 122卷
字書 36種 480卷
韻書 33種 313卷
附錄 12種
『史部』
正史 38種 3739卷
編年 38種 2066卷
紀事本末 22種 1248卷
別史 20種 1614卷
雜史 22種 273卷
詔令奏議
詔令 12種 822卷
奏議 29種 726卷
傳記
聖賢 2種 7卷
名人 13種 113卷
總錄 36種 808卷
雜錄 9種 21卷
別錄
史鈔 3種 48卷
載記 21種 380卷
附錄2種 9卷
時令 2種 29卷
地理
宮殿 2種 11卷
總志 7種 941卷
都會郡縣 48種 2752卷
河渠 23種 507卷
邊防 2種 24卷
山水 7種 113卷
古跡 14種 125卷
雜記 29種 213卷
遊記 3種 15卷
外紀 16種 89卷
職官
官制 15種 365卷
官箴 6種17卷
政書
通制 19種 2298卷
儀制 24種 1051卷
邦計 6種 53卷
軍政 4種 271卷
法令 2種 77卷
考工 2種 35卷
目錄
經籍 11種 421卷
金石 36種 276卷
史評 22種 399卷
『子部』
儒家 112種 1681卷
兵家 20種 153卷
法家 8種 94卷
農家 10種 195卷
醫家 97種 1542卷
天文演算法
推步 31種 429卷
算書 25種 210卷
術數
數學 16種147卷
佔候 2種 135卷
相宅相墓 8種 17卷
占卜 5種 37卷
命書相書 14種 53卷
陰陽五行 5種 55卷
雜技術
藝術
書畫 71種 1073卷
琴譜 4種 28卷
篆刻 2種 9卷
雜技 4種 4卷
譜錄
器物 24種 199卷
附錄1種 3卷
飲饌 10種 19卷
草木禽魚 21種 145卷
雜家
雜學 22種 178卷
雜考 57種707卷
雜說 86種636卷
雜品 11種 83卷
雜纂 10種 394卷
雜編 4種 234卷
類書 65種 7045卷
小說
雜事 86種 581卷
異聞 32種 724卷
瑣語種 54卷
釋家 13種 312卷
道家 44種 432卷
『集部』
別集
漢至五代 111種 1518卷
北宋建隆至靖康 122種 3381卷
南宋建炎至德 277種 497816卷
金元 175種 2112卷
明洪武至崇禎 238種 4207卷
清 42種 1799卷
總集 165種 9947卷
詩文評 64種 731卷
詞曲詞集 59種 103卷
詞選 12種 274卷
詞話 5種 19卷
詞譜詞韻 2種 60卷
南北曲 3種 17卷
《四庫全書》精華摘要
『經部精華摘要』
■《論語》(春秋)孔子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國儒家學派的基本經典,“半部論語治天下”,影響中國二千年的“東方聖經”,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豐碑。
■《孟子》(戰國)孟柯
——中國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啟明星。
■《詩經》(春秋)孔子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尚書》(春秋)孔子
——“上古之書”,中國現存最早的政評類史書,素以文辭古奧難懂著稱。
■《禮記》(西漢)戴聖編
——先帝儒家禮樂治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的重要標誌。
■《左傳》(春秋)左丘明
——是一部重要的典籍,無論從史學的角度,還是從文學的角度看,它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它對其後幾千年中國政治、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史部精華摘要』
■《國語》(先秦)左丘明
——此書首創國別史體例,語言幽默,散文性很濃。
■《戰國策》(漢)劉向整理
——本書以“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之策謀”,是中國最早以記敘“謀略故事”方面史籍。
■《史記》(漢)司馬遷
——為中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魯迅語:“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開中國正史類之先河。
■《漢書》(漢)班固
——為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為後代史的修撰奠定了範例。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號稱“中國歷史之冠”。毛澤東曾十七次批註過該書,對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鑒》都有極高的評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韓愈集》 (唐)韓愈
——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散文家和古文運動活動家。
『子部精華摘要』
■《荀子》(戰國)荀況
——先秦諸子學說的集大成之作。中國哲學、學術思想史上繼往開來的不朽豐碑。
■《老子》(春秋)老聃
——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對中國人立身處世之影響最大的“陰謀”哲學,被譯為數十種文字,海外發行量居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之首。
■《莊子》(戰國)莊周
——先秦道家學術的集大成之作,中國哲學史上的偉大著作,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寓言文學的“奠基之作”,中國小說創作的鼻祖,先秦諸子散文中思想性、藝術性最高的作品。
■《韓非子》(戰國)韓非
——法、術、勢並重,以“法”治國,弄權之“術”,君王成“勢”,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礎。
■《孫子》(春秋)孫武
——“兵學聖典”、“百代談兵之祖”、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國外多家軍事院校的教材,海內外企業家以兵法經營管理的“聖經”,廣為流傳,備受推崇。
■《司馬法》(春秋)司馬穰苴
——漢代,武帝就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馬兵法》選任秩比博士”,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其評價甚高,並引用了其中不少條文。
■《吳子》(戰國)吳起
——宋神宗時,《吳子》被列入《武經七書》加以刊行,成為習武者的必讀教材。後來它又被傳到國外,現有日、英、法、俄等多種譯本。
『集部精華摘要』
■《楚辭》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李太白全集》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白居易集》白居易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杜甫集》杜甫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蘇軾集》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
■《歐陽修集》歐陽修
《四庫全書》精華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春秋左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榖粱傳》
《論語》
《爾雅》
《孟子》
《史記》
《宋史(上)》
《宋史(中)》
《宋史(下)》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上)》
《明史(下)》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選(一)》
《漢魏晉六朝文》
《文選(二)·唐文》
《文選(三)·宋文(上)》
《文選(四)·宋文(下)》
《文選(五)·元文》
《文選(五)·明文》
《詩選(一)·漢魏六朝詩》
《詩選(一)·唐詩》
《詩選(二)·元詩》
《詩選(二)·明詩》
《詞選(一)·唐詞》
《詞選(一)·宋遼金詞》
《宋遼金詞》
《詞選(二)·明詞》
《曲選(一)·元散曲》
《曲選(一)·元戲曲》
《曲選(二)·明戲曲》
《曲選(二)·辭選》
《曲選(二)·賦選》
《老子·上篇》
《老子·下篇》
《莊子·內篇》
《莊子·外篇》
《莊子·雜篇》
《列子》
《墨子》
《晏子春秋》
《管子》
《商子》
《六韜》
《慎子》
《韓非子》
《孫子》
《吳子》
《尉繚子》
《司馬法》
《公孫龍子》
《荀子》
《呂氏春秋》
《淮南子》
《新語》
《新序》
《說苑》
《白虎通德論》
《抱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