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禮? 簡談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5442個瀏覽者
傳統文化:漫談“禮”
中華民族有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傳統,所以被稱之
為“禮儀之邦”。禮儀在古代社會規範著人的道德和行
為,也是文明的象徵,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禮儀在歷史上被不斷的修正、完善、繼承和發揚。《周
禮》、《儀禮》、《禮記》三部專門闡述禮的經典著作在
中華文化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禮深含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德性的追尋,對和諧的
追求,對人本身的期望和寬容,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對審美情趣的重視和培養,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協調。《左
傳﹒隱公十一年》所謂:“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
人,利後嗣者也。”
那麼,什麼是禮呢?《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說:
“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禮
是天地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體現,所謂“禮以順天,天之道
也。”(《左傳﹒文公十五年》)等。禮還成為文明與野
蠻的界標,古人以禮分夷夏(即野蠻與文明),而不以血
族分內外。禮是秩序,禮對社會秩序、上下尊卑關係有嚴
格的規範。禮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設計在古代
一直是政府機構的主要藍本。
禮還是日常生活的準則,其根據仁義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
的儀軌包羅萬象。禮能讓人區別於動物,例如食禮中的種
種規矩。禮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對稱謂、迎
送、儀容、宴飲、書信交往等都有相應的規範。以大類劃
分,它包括吉、兇、軍、兵、嘉五禮,以小類劃分,則有
數十種,以至於《禮記﹒中庸》有“禮儀三百,威儀三
千”之說。
為何要學禮重禮呢?《禮記﹒曲禮》有雲:“道德仁義,
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
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
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
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
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是故
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
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
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
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
好禮,則志不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