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紐西蘭原住民介紹

紐西蘭原住民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qoomnly 您是第862個瀏覽者
紐西蘭原住民介紹:

毛利人 (Māori)是紐西蘭的原住民。在毛利語這個詞其實是「正常」或「普通人」 的意思,因為當時的歐洲人問他們說他們民族的名字應該怎麼稱,他們就回答說他們是正常人——他們把外國人看成是不正常或反常的人(Pakeha)。

許多考古學和歷史學家認為他們是從庫克群島和玻里尼西亞地區的來源,甚至科學家發現毛利人與臺灣的原住民的DNA是很接近的,在語言文化上也蠻相同。現在毛利人人口將近三十九萬人。

一、傳說:

根據他們毛利長子的傳說,在公元800年的時候,有一位人叫庫普(Kupe)愛上一個村人的妻子,然後有一天他就把她的丈夫殺死。

庫普怕那村莊的人發現然後會報仇,他就準備好他的生活用品,坐船逃跑離開那個島。划船好幾個周夜後枯賠終於預見一片很陌生的新地,這個島特別大而且他又發看見很長的一片白雲所以枯賠就稱這地為「啊提呵羅啊」 (Aotearoa),意思就是「棉棉白雲下的大地」。

枯賠他就划船回到他家鄉跟他村裡的各位報告說這一大塊新的島無人居住,土地肥沃,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巨鳥,後來被毛利人稱為「墨阿」(Moa),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恐鳥」。

初期的時期只有一些島民到「啊提呵羅啊」專門來尋找與獵捕恐鳥,他們一邊點火燒森林,一邊打獵所以恐鳥到幾百年後歐洲人發現紐西蘭時,這個鳥早就絕種消失了。

在西元1280年的時候,有七個獨木舟同是從南太平洋的島國同時來到「啊提呵羅啊」。這是第一次計劃好的島民移民。在這一兩百年內的時期,毛利人就住到紐西蘭的北島跟南到各地了。

二、生活型態:

他們吃的食物是從島群帶來的甘藷,芋頭,山芋等蔬菜。毛利人也帶了豬,狗,緬甸小鼠。老鼠後就吃很多紐西蘭本土的鳥蛋。毛利人大部分是吃螃蟹,龍蝦,鰻魚,等海鮮食物。

在南島的西海岸有一位女青年發現了一種綠玉他們稱為「軟玉」(Pounamu).這是被毛利人視為聖物的材料,許多人形像,小配件,武器等都用這種玉石製成的。

十四世紀,僻居南太平洋的毛利人,開啟了紐西蘭文明史。數百年來他們發展出嚴謹的部落制度,階級制度,和成就極高的藝術代表。在西方文明尚末到達之前,毛利人一直生活在他們傳統社會形態之中。

三、部落制度(社會基礎):

在毛利社會中,無論是嫁娶,作戰,宗教等,一切行動都以家族為準繩。各個部落都有建造得非常精細的「帕」(Pa),這是一種防衛性的山塞,內有堡壘,非常堅固。

由於部落間爭戰不斷,許多「帕」都建造在山頂上,以保護部落的安全。這種堅固的防衛工事,早在毛利人的祖先在坡里尼西亞生活時就已存在,不同的是紐西蘭的「帕」建造得更為複雜,規模也更大。

毛利社會也有階級制度,分別為貴族,遮民和奴武士和領袖章即是貴族的成員,他們行使權利,掌管部落一切事務。

從他們的穿著,臉上的刺青就可以分辨出階級的高低 —貴族總是打份得非常耀眼,並擁精良的武器。而奴隸通常是戰爭中被擄的人,他們從事低賤的僕役,祭典時甚至成為祭品。值得一提的是,毛利人十分重視手工刺青木匠和手工匠通常都出身較高的階層,而且由族群供養。

四、信仰:

在信仰上,毛利人是多神論者,但他們相信有一位上帝(Io Matua Kore),這和其他太平洋的島民並不相同,因此他們後來比較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一神信仰。這也是十九世紀至今,許多毛利人願意改信基督教的原因。

毛利人各族要戰爭前他們就先跳一種挑戰威脅的舞名字叫「哈卡」(Haka)。這個哈卡的目的是表示他們勇士要開始宣戰或把敵人嚇怕和趕走。
『動漫熱點』

『動漫畫家資料館』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 12:34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24732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