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布拉格條約 (1866年)

布拉格條約 (1866年)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雷倩倩 您是第1029個瀏覽者
布拉格和約是1866年8月23日普魯士在奧普戰爭後和奧地利所簽訂的和約。





立約背景

普魯士為完成德意志統一運動,促成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亦稱七星期戰爭)。在戰爭開始前,俾斯麥與義大利國王伊曼紐二世結盟,若義大利支持普魯士攻打奧地利,它可從奧地利手中獲得威尼西亞。另一方面由於法國軍隊駐守羅馬,阻礙了義大利統一,因此俾斯麥贏得義大利的中立。此外,俄國因在克里米亞戰爭未能得到奧地利的協助而關係變差,加上戰爭中普魯士一直保持中立,故在戰後普魯士與俄國的關係變好,贏得俄國在普奧戰爭的中立。接下來,俾斯麥只需要取得法國的中立,他含糊地答應法國給予萊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亞,以誘使法國保持中立。俾斯麥取得義大利、俄國及法國的中立後,便誘使奧地利開戰。普魯士以什列斯威及好斯敦為藉口,引起奧地利主動出擊,引發普奧戰爭。




立約原因

普魯戰爭由開始時已經由普魯士取得勝利,普軍因工業化成功而展示其優越。然而,俾斯麥為了避免法國與俄國干預戰爭,俾斯麥因而勸諭威廉一世與奧地利議和,不急於求成。奧軍則接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跟普魯士在8月23日簽訂布拉格條約。





條約內容

1.奧地利不得干預德意志之內政,並解散德意志聯邦。

2.普魯士兼併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漢諾瓦、黑森-卡塞爾、拿騷公國及法蘭克福。

3.奧地利允許以普魯士為首於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聯邦,奧地利不得參與或干預。

4.南德國個邦國(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達姆斯塔)仍未加入德意志邦聯,組成了一些親法、模糊不清的聯盟。

5.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予義大利。





影響及結果




普魯士

俾斯麥與奧國訂立寬鬆的布拉格條約,成功贏得奧地利的信任,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取得中立。 此外,戰爭後普魯士領導建立了北德志邦聯,向德國的統一邁進一大步。南德國個邦國仍然處於法國的影響力之下,未有加入德意志聯邦。故此普魯士只需要解決法國的威脅,便能完成德意志統一事業。在後來的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國與她一起抗戰。




奧地利

奧地利將威尼西亞割讓給義大利,失去對原德意志邦聯內成員國家的影響力。奧地利的戰敗,對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造成危機,最終於1867年與匈牙利協議改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




其他歐洲國家


義大利

義大利取回威尼西亞,只剩下由法軍駐兵的羅馬便完成義大利統一運動,因此義大利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以抗拒法國的阻礙。




法國


俾斯麥並沒有將萊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亞給予法國,遭受到外交挫敗。同時,由於奧地利戰敗而令奧國與法國在戰前所訂立的協議無法兌現,協議承諾奧地利給予法國威尼西亞,這令法帝國統治進一步不穩定。拿破崙三世在普奧戰爭中無法取得任何利益,故埋下了普法戰爭的伏線。
在線區會員請注意.....所有疑問都請入帖~~
http://ds-hk.net/thread-206617-1-1.html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 13:23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43072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