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靈祭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雷倩倩 您是第940個瀏覽者
矮靈祭(Pas-ta'ai、巴斯達隘)是台灣原住民賽夏族的一項祭祀活動,每年收成後的月圓前後舉行(約農曆十月中旬)。
起源
說法一
傳說中賽夏族和矮人族(達隘,身高不到90公分)隔著一條大東河比鄰而居。矮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臂力驚人而且巫術強大,又擅長農耕技術,賽夏族每年收成時,都會請矮人前來驗收穀物並一起祭祀來慶祝豐收,兩族人和平相處。但是矮人有個壞習慣,他們用巫術迷惑並強姦調戲賽夏婦女.
賽夏族對這個侮辱感到痛苦不堪,但害怕矮人的巫術沒有能力也不敢報復。直到有一位朱姓頭目想到了一個計策,賽夏族人終於決定對矮人行動。在一次的豐收祭時,賽夏族偷偷將位在兩族交界,矮人用來休息的懸崖,大樹底部鋸除大半在覆蓋泥巴偽裝。矮人於祭祀後照常攀上大樹休息,雖然有感覺到搖晃但是並無人注意。而這時候隱藏在草叢中的賽夏族勇士一擁而出推倒大樹。矮人無處可躲,終於掉入萬丈深淵而亡。
這次行動倖免於難的矮人只有祖母(老柯可)、勇士(瑪陸瑪路)、(達吉歐)三人,雖然他們知道中了賽夏人的詭計卻無力回天,於是逃亡至東方。至此,賽夏族的威脅矮人滅亡,但是雖然賽夏人終於解除了痛苦,可是稻穀不再年年豐收,賽夏族怕是矮人的靈魂作祟,為慰藉矮靈便將以往的豐收祭改為矮靈祭。因是朱姓頭目策劃害死矮人[2],所以每次祭典由朱姓族人主祭。時間在約為現在的農曆十月中旬。
說法二
情節大致雷同,但在矮靈祭的成因有所出入。賽夏族將通往矮人住處的山枇杷樹橋砍斷一半,橋上的矮人落水滅亡,剩下的兩位矮人[3]將訓誨賽夏族的叮嚀事項編入歌舞,傳給賽夏人並警告他們要遵從約定舉行紀念矮人的祭典,唱矮人教導的祭歌,否則農作物會欠收甚至滅族。說完向東沿著河岸邊撕開山棕葉邊下咀咒離去,但只有朱家學的完整所以每次祭典由朱姓族人主祭。
過程
前奏
矮靈祭(Pas-ta'ai)可以分為:娛靈、迎靈、送靈共六天,除娛靈這一段可供外人參觀外,迎靈、送靈是不容許外族參加的。傳統是在農作收成後的月圓前後舉行(約農曆十月中旬),每兩年舉辦一次,每十年一次大祭(日治時代之前每年舉行一次,因日本政府干涉,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大祭和矮靈祭的區別是大祭有祭旗(Sinatun)的製作。祭旗是賽夏族的迎靈高幡,幡是一種旗幟,在賽夏族人心目中地位至高無上,嚴禁外人觸碰,在儀式典禮進行中必須從頭至尾保持高直豎立,否則族人相信將發生不可知災難。迎靈典禮時,賽夏族中三大姓氏各派出一名年輕勇士合力撐拿祭旗(Sinatun)繞場3圈,賽夏族人相信如此可消災去厄帶來好運。
流程
約定舉行時間:賽夏族南、北祭團祭典前一、二個月在南庄河邊舉辦會談(gagauas),決定矮靈祭的時間。會談後,賽夏族人開始練習平常禁唱的祭歌,並在房屋和器具上綁著象徵驅邪的芒草結。這段時間內要心境平和並且不可與人爭執,否則招致矮靈的不悅,被矮靈所懲罰。南祭團為涵蓋苗栗縣南庄及獅潭等地的賽夏族人,祭場位於向天湖。北祭團主要是新竹縣五峰鄉五峰的賽夏族人,祭場位於大隘。兩者祭典內容大致相同。
招靈(Humavus):祭典第一天,招靈是當天最重要的儀式,先由朱家向東方射箭示信,告知矮靈祭典開始。由主祭率族人,面向東方以歌舞迎接矮人前來,婦女並樁米以祈求豐收,晚上再由各姓長老供奉豬肉串、糯米酒,向東方虔敬的祝禱召請矮靈。
娛靈(pa'sau):第二天的娛靈,是整個矮靈祭典中祭祀的高潮,通宵達旦的歌舞回憶與相矮人處的情景,充分表露賽夏族對矮靈的虔敬。
訓勉:族人齊聚在祭場,開始由象徵矮靈的臀鈴(Kilaki)引領著手牽手的族人起舞,然後(Kilaki)便雜在族人當中與之共舞。進行到子夜時分,唱到最悲愴的雷女之歌(Walowalon)時,所有的聲響及舞蹈停止,全體立正面向東方,主祭站在臼上向東方祝禱並訓誠族人,並請出神鞭(patbutu)揮打,相信可以趨邪(北祭團無神鞭)是祭典中最肅穆的一刻。以後幾天的活動都是以徹夜不斷的歌舞來紀念矮人。神鞭是賽夏族人南祭團舉行矮靈祭時使用的法器。神鞭僅限於南賽夏族使用。
逐靈、送靈:第三天晚上開始逐靈歌舞,歌舞至第四天清晨送走矮靈。
塗泥、跳抓芒草、毀榛木架:在第四天清晨一連串的儀式展開。塗泥邪的作用。跳抓芒草代表當年的福氣。毀榛木架有驅走矮靈之意。
聚飲慰勞:儀式結束後各家族互相慰勞、飲酒、吃糯米糕。
河邊送靈:所有祭儀結束後的隔天,北祭團還必須到矮靈居住的山洞對岸河邊餞送矮靈。族人在河邊獻祭,烤肉、餘興歌舞,與前幾天的肅穆哀泣大異其趣。至此整個矮靈祭才算真正結束。矮靈祭就在這樣的傳統下傳衍不息。
特色
賽夏族人對於祭典的分工非常清楚。如祈雨祭由潘姓主持。祈睛祭由夏與蟹姓主持。鎮風祭由風姓長老主持。敵首祭由豆姓長老主持。
矮靈祭基於對矮靈懺悔,所以是神聖的,主要都是簡單的踏步與音樂。相當強調整體性,所以即使徹夜祭典也都維持漩渦狀的隊形。其唱法不像其他族或現代歌謠,而是重覆幾段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