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權臣趣號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cabbage 您是第1044個瀏覽者
沒字碑
五代後唐時,御史中丞崔協文才匱乏,卻喜歡誇誇其談,尤其是寫給皇帝的奏章更是洋洋灑灑,可惜他的奏章大多請人代筆,因此被人稱作「沒字碑」。
三不開宰相
馬胤孫也是五代後唐人,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於宰相),可惜此公雖身居高位卻從不敢決策,時人譏為「三不開宰相」。
所謂「三不開」,是說他「上朝不開口議論、不開印辦事、在家不開門接見士大夫」。
伴食宰相
唐玄宗時期,望族盧氏之後盧懷慎與姚崇同為宰相。他自覺品行、能力不及姚崇,所以在朝堂之上從不出頭,大事小情都由姚崇來決斷,人謂「伴食宰相」。
後世遂用「伴食宰相」,泛指那些光拿俸祿不作為的官員。
八磚學士
唐文宗時,裴顏祺官拜翰林學士。翰林院有個規定:日光照到甬道的第五塊磚時便須上朝。而裴顏祺性懶貪睡,總是等到日光照到第八塊磚時才到,人稱「八磚學士」,謂其經常遲到。
四其御史
唐朝武則天時,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對抗武氏政權,寧陵縣丞郭弘霸自告奮勇請求前往討伐,聲稱捉住徐敬業,便要「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絕其髓」。
武則天十分高興,封他為監察御史。可惜他連徐敬業的面都沒看到,時人罵其為「四其御史」。
驅驢宰相
武則天時另一位愚吏,內史(相當於宰相)王及善,尸位素餐,無所事事,平日忌諱手下官員所騎的驢子進入官署內,所以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四處攆驢。
堂堂內史居然以驅驢為「主業」,於是時人諷其為「驅驢宰相」。
白兔御史
武則天時,酷吏王弘義官拜左台侍御史。一次,他經過一片瓜地向瓜農索瓜不成,便惱羞成怒,聲稱瓜田中有白兔,叫手下人進田捉兔,結果把瓜田踩得稀巴爛。老百姓便罵他為「白兔御史」!
浪子宰相
北宋末年「靖康之難」投降派奸臣之首李邦彥「游縱無檢」,高居宰相之位,卻而不履宰相之職,自稱「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他自號「李浪子」,時人遂送他「浪子宰相」外號。
三旨相公
宋神宗時,宰相王圭胸無點墨,每天上殿面君,曰「取聖旨」;皇帝吩咐完,曰「領聖旨」;回到衙門後,對手下人曰「已得聖旨」。時人稱其為「三旨相公」。
煉尿尚書
明嘉靖皇帝晚年喜好「長生之術」,右通政顧可學便取童男童女尿液煉製「長生丹」進獻,嘉靖提拔他為禮部尚書。滿朝文武厭惡其行,便私下送其綽號為「煉尿尚書」。
棉花宰相
明朝大學士(宰相)劉吉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因此屢遭諫官彈劾。
不過每次遭彈,他都以種種伎倆反敗為勝,且把彈劾他的官員都扳倒了,他居然當了十八年的宰相!時人稱其為「棉花宰相」,意謂「禁彈」!
煨蹄總憲
明朝天啟年間,左都御史周應秋以煨製蹄子(豬肘子)討好宦官魏忠賢,被人譏諷為「煨蹄總憲」(總憲,都御史的俗稱)。
「煨蹄總憲」後來竟然靠著煨豬肘子爬上了禮部尚書的高位,後被充軍。
六不巡撫
清朝時,英法聯軍進攻廣州,巡撫葉銘琛的應對之策是:「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這道曠古絕今的「戰策」為他贏得了「六不巡撫」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