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歷史] 秦刻石與五大夫松

秦刻石與五大夫松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禰狐 您是第919個瀏覽者
秦始皇登泰山是興行封禪儀式。按照古人的解釋,皇帝乃天帝之子,是奉天命來統治臣民百姓的,天和地早古代價值觀念中的高貴象徵,因此,在改進換代之後,或者某帝王似為治功顯赫時,都可以也應該到泰山封禪,告太平於天地,告成功於天地,以答謝天地的恩澤。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從河南進入山東巨野,由西而東,至今鄒縣鄒嶧山,在鄒嶧山上刻石紀功,隨後由南而北,到達泰山。

    秦始皇東巡,在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方面禁其所異,褒其所同,推行他所制定的新政策,新法式,因此,在加強帝國的統一方面,也起了積極的作用,秦始皇泰山封禪之後,在泰山留下了兩件文物,秦刻石和五大夫松。秦始皇東巡各地,隨處刻石以紀功德,如<<會稽刻石>>秦始皇時代,北方已進入高度文明的時代,而南方卻被認為是蠻荒之地,甚至還存在赤發紋身的現象,道德倫理觀念大異於北方,所以<<會稽刻石>>中就有“夫為寄,殺之無罪“的話。秦始皇石刻,大都毀廢。今天完整保存下來的,有琅牙刻石,藏北京歷史博物館,泰山刻石,只剩數字殘片,藏泰安市岱廟內。五大夫松亦稱秦松,現在雲步橋與朝陽洞之間,椐史書記載,秦始皇登泰山時,中途遇到大雨,他在“樹”下避雨,就封此“樹”為“五大夫”。

    秦始皇封禪其主要目的是維護剛剛建立的秦政權,保持大一統的穩定,但是秦始皇在鞏固統一政權的過程中,也犯過一些極嚴重的錯誤,把六國的貴族和人民不加區別,視為一體,統統以嚴弄峻法對待,對知識分子的特殊性沒有清醒的認識,朋友,敵人社會寄生力量不加區別,焚書坑儒,破壞文化傳統。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不知愛惜民力,驅使成千上萬的勞動力大興土木工程,殘民以逞,竭澤而漁。所以招致天怨人怒,立國僅十四年,就在農民大起義的怒濤聲中滅亡了。由此可見,泰山封禪就其本質而言,不過是一個特殊的登山活動,它不能挽救政策失調,濫用權力的政治腐敗,也不能改變客觀規律,使任何人長生不死。
  定時更文,請勿幫更。

(若發文有錯章漏段等問題,麻煩私訊通知。)
(小說主題未貼完前,請勿中途回覆,謝謝。)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2-22 13:06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59935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