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位漢妃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2100個瀏覽者
滿清入關以後,為表示不分彼此,首先表示滿漢可以通婚。第一個皇帝清世祖,在順治五年(一六四八)宣佈,漢族官吏的女兒“欲婚滿洲者”,可以登記。清世祖自己,為了以身作則特地選了漢人戶部侍郎灤州石申的女兒做妃子。《永平府志》記載這位元小姐頗得恩寵,因為她被賜居永壽宮,可以穿漢式冠服,她母親石申妻趙淑人來看她的時候,還可以在附近下轎——“乘肩輿入西華門至內右門下輿入宮”!
恪妃,石氏,灤州人,吏部侍郎申女。石氏的祖父叫石惟岳,明朝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官至某省副使,在任期間。某王府一名中官毒殺其王,反誣告是王妃幹的,而當時的巡撫和巡按都受賄枉法,上下串通,只有石惟嶽力排眾議,使王妃之冤得到洗雪,可能是因為當時太流傳因果報應罷,好多人認為石氏入宮是這件事情的積德報應。
作為嫁到清皇室的首位漢族嬪妃,順治帝對她還是很禮遇的,根據《清皇室四譜》記載“初,世祖稽古制,選漢女以備六宮,妃(石氏)與焉。賜居永壽宮,冠服用漢式。”根據最後一句話的記載,在清初滿洲文化獨步的清朝宮廷,能穿著漢族服裝是著實不容易的。
此外世祖對她的家人也很照顧,石氏家鄉的地方誌《永平府志》(清朝時編寫的)記載“石申(石氏之父)妻趙淑人乘肩輿入西華門,至右門下輿入宮,行家人禮,賜重筵,賜紵,賞賚有加。”
《清列朝後妃傳稿》的作者認為“志乘之言,不無緣飾”,但是畢竟是當朝人寫當朝事,不會與事實相差太遠的。
此外,世祖禦撰的《董妃行狀》也透漏出石氏的零星的記載“今年即順治十七年春,永壽宮(石氏)有疾,後(董鄂妃)亦躬親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其所以殷殷慰解悲憂,預為治備,皆如侍今後者。後所制衣物,今猶在也。”有的學者說董鄂妃以皇貴妃之尊,對待石氏如同皇后,說明石氏在宮內地位較高,本人以為不然,與其說明她的地位高不如說明董鄂妃平易近人,貫徹世祖的滿漢團結方針,畢竟文章的主角是她。
石氏的喪禮很隆重,康熙六年,石氏薨,當時的康熙帝下令輟朝三曰,並命令大內及宗室人等素服三曰,不祭神。王以下,奉恩將軍以上,民公 侯 伯 都統 尚書 騎都尉等。公主 福晉以下 奉恩將軍恭人以上,照例齊集。喪禮按照太祖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之例,辦得相當隆重,六年十二月追封“皇考恪妃”。棺暫時停放于薊州黃花山的悼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七曰,葬於孝東陵,其寶頂位於明樓前東側西排北數第二位。
不過這個葬禮是有政治目的的,我們同當時的政治概況聯繫一下,我們知道,順治逝世後,清朝內部對其措施進行了一些否定,尤其是團結滿漢的方針,有了嚴重的倒退。在石氏逝世後的康熙七年,康熙帝給其父順治帝的神道碑中,評價大大提高,這也是否定當時四輔臣的一個信號。我們不能把事件孤立看待,要與當時時世結合,通過對一個漢族嬪妃喪禮大操大辦,目的是重新換回對先帝滿漢團結方針的肯定。
恪妃石氏個人小檔案
姓氏:石氏
出生:不詳
父親:石申
丈夫:順治帝
子女:無
入宮:約順治五年
封妃:入宮同時
卒年:康熙六年
享年:24歲左右
入葬: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七曰
陵寢:孝東陵
諡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