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起源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882個瀏覽者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
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
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
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
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
國、日本、韓國、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起源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
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
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
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
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
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在該書的
第卅節裡頭記載著:「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
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
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
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
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
另外一種說法,學者聞一多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
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
詩》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
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
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
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裡或裝在竹子裡,投到江裡
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劃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
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
節這種習俗。
1939年,中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
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
詩人節。
在江南地帶,端午節是一個潮濕酷熱的季節,這時百種毒
蟲開始滋生,古代醫學角度,要喫雄黃酒來避疫病。
名稱來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
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
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1]。《燕京歲時記》記載: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在家門前懸鍾
馗像、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備
牲醴。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
盼長命多福。《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條說:「端午
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
粽子、……」。
懸鍾馗像: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鍾馗捉鬼,用
以鎮宅驅邪。
掛艾葉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
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殷堯藩《端午日》詩
云:「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
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梅堯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詩
云:「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
壺。」
賽龍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
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以紀念屈原。(其實
古代競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陽也有,後
來才以端午為主)
吃粽子: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
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全國各地粽子
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
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
飲雄黃酒:在長江流域地區盛行。
吃餾米: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餾米即黃米(黍)蒸制的
米飯。
游百病:在貴州地區盛行。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
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寫符唸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內掛
避邪驅鬼的符咒。這一傳統民俗現已基本絕跡。
立蛋:如在正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
道。
意義
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
皮革裡,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
五日後抱出父屍)。
紀念秋瑾的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