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德國統一戰之普奧戰爭

德國統一戰之普奧戰爭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腐剎 您是第1306個瀏覽者
普奧戰爭(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內戰)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奧地利與普魯士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

普魯士的勝利令她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在德國和奧地利,此戰稱為德意志之戰 (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戰 (Bruderkrieg)。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此戰是第三次獨立戰爭。


起因

幾個世紀以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很多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他們在名義上統治德意志全境,而且擁有獨立統治權,但又受外國勢力幫組,尤其是法國。那邊廂,普魯士崛起,在19世紀以前已經是歐洲的強國之一。

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德意志邦國被併入組織鬆散的德意志邦聯,由奧地利領導。這時,法國在德的影響力減弱,民族主義在德興起,德意志統一運動開始萌芽。

運動的支持者提出兩種統一方法:把德意志全境統一,建立大德意志,包括奧地利這個多民族帝國;或是在普魯士領導下,建立排除奧地利,由普魯士統治的小德意志。

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的首相。他馬上策劃統一運動,務求由普魯士主宰小德意志。憑著普丹戰爭的勝利,俾斯麥引起德國人的民族意志。他借著什列斯威-好斯敦兩地的統治問題,誘發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奧地利與一些德意志邦國合作,以捍衛德意志邦聯的名義,挑戰普魯士。(稱為"Bundesexekution")


雙方盟友

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都支持奧地利,把普魯士當作侵略者。它們包括:薩克森、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漢諾瓦、黑森-卡塞爾、黑森-達姆施塔特及拿騷。故此,普魯士及其盟友是與德意志邦聯對敵。

一些北方的邦國支持普魯士,包括奧爾登堡、梅克倫堡-什未林、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及不倫瑞克。此外,義大利與普魯士結盟,希望奪回被奧地利佔領的威尼斯,統一義大利。

值得注意的是,並沒有其他國家介入戰爭:因為克里米亞戰爭之失敗,俄國與奧國關係欠佳;法國的拿破崙三世認為奧軍會得勝,又想得到萊因河附近的領土。兩國也沒有干預。


戰爭經過

普奧之戰是多年未見的大陸國家戰爭,動用了不少曾在美國南北戰爭大派用場的科技,包括以鐵路幫助運兵及以電報維持長途通訊。普軍的後裝槍(breech-loading rifles)使用方便,士兵可以在找掩護時上膛;奧軍用前裝槍(muzzle-loading rifles),上膛時卻沒有掩護,實力顯而易見。

主要戰事發生在波希米亞。普軍的參謀部總長老毛奇精心策劃戰陣,集中火力攻打奧地利。當奧軍集中侵略西里西亞時,他就調軍到薩克森和波西米亞,與早已在那裡集結大軍的普皇威廉一世會合。7月3日,普軍大舉進攻,在克尼格雷茨戰役 (又稱薩多瓦會戰) 打敗奧軍。奧軍人數有優勢,死傷人員卻是普軍的七倍,皆因普軍裝備優良、戰略得宜。奧軍潰不成軍,不久後被迫求和。

除了薩克森之外,其他邦國對戰爭的影響很有限。漢諾瓦的軍隊在6月27日的第二次巴特朗根薩爾察戰役擊敗過普軍,但不久遭到大軍圍困而投降。普軍在美因河與巴伐利亞正面交鋒,在紐倫堡和法蘭克福戰鬥。巴州的維爾茨堡被普軍圍困,但一直到停戰前仍未投降。

奧軍對意軍有較大的優勢,在6月24日的庫斯托札戰役和7月20日利薩戰役 (利薩在今克羅埃西亞維斯)的海戰上,都擊敗意軍。加里波底組織義軍 (Hunters of the Alps) ,在7月21日的Bezzecca戰役擊潰奧軍,奪得部分特倫蒂諾,向特倫托進軍。8月12日,普奧兩國停戰,義大利政府惟有與奧國議和。根據在10月12日簽訂的維也納條約,奧地利把威尼斯割讓予法國,由法國轉交給義大利。


結果

為了避免法國或俄國干預戰爭,俾斯麥勸諭威廉一世迅速跟奧地利議和,不急於求成。奧軍接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跟普魯士在8月23日簽訂布拉格條約。

根據條約,德意志邦聯正式解散;普魯士兼併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漢諾瓦、黑森-卡塞爾、拿騷公國及法蘭克福;奧地利永遠不得干預德意志一切事務。

由此,普魯士能夠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聯,向統一德國的目標邁進。普魯士沒有要求奧地利割地賠款,令她日後可以與奧國結盟——奧地利所懼怕的勢力,反而是義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的民族統一主義。

戰後,普魯士主宰德意志事務。在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國與她一起抗戰。最後,普魯士打敗法國,普王威廉一世登基為德國皇帝。德意志帝國成立和統一運動的勝利,令新德國成為歐陸最強的大國。


戰敗一方的國家

除了戰爭賠款之外,亦發生了以下的領土變更:

•奧地利 – 將威尼提亞省割讓給義大利,失去對原德意志邦聯內成員國家的影響力。奧地利的戰敗是對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一個危機; 戰後一年帝國就需要與匈牙利協議改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

•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 – 成為普魯士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省。

•漢諾瓦王國 – 被普魯士合併,成為普魯士的漢諾瓦省。

•黑森-達姆施塔特 – 割讓北部的部分領土予普魯士。剩餘地區北部的一半領土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拿騷、黑森-卡塞爾、法蘭克福自由市 – 被普魯士合併。與黑森-達姆施塔特所割讓的領土一起合併為黑森-拿騷省。

•薩克森王國、薩克森-邁寧根、羅伊斯-格賴茨、紹姆堡-利珀 – 沒有被合併,但隨後一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中立的國家

戰爭象徵著德意志邦聯的結束。在戰爭中維持中立的國家於布拉格條約簽訂後各有不同遭遇:

•列支敦斯登 – 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聲稱成為永遠的中立國,但仍與奧地利有緊密的政治關係。在兩次的世界大戰中其中立性都受到尊重。

•林堡及盧森堡 – 1867年簽訂的倫敦條約聲明兩國將成為荷蘭王國的一部分。林堡後來成為荷蘭的林堡省。盧森堡在其三個鄰國(比利時、法國和普魯士)之間保持了其獨立和中立地位,但又重新參加了德意志關稅同盟,直至1919年同盟瓦解為止。

•羅伊斯-施萊茨、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 – 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TOP

  
俾斯麥竭力推行"鐵血政策"他認為,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演說詞與多數決議所能解決的.要解決德意志民族矛盾只有用鐵和血....對此...積極進行財力準備,以籌備足夠的軍費.再次,大力加強軍事工作,積極改善武器裝備,並加強訓練,始終不懈地進行戰爭準備.


總之...普魯士贏得對奧戰爭的勝利,是其統一德國的關鍵.


戰爭結局改變了德意志的內部面貌....普魯士軍隊在普奧戰爭中的勝利,也為歐洲近代史譜寫了外線

((在歷史上寫下了很重要的一個章節

[ 本帖最後由 雷倩倩 於 2010-11-15 16:02 編輯 ]
在線區會員請注意.....所有疑問都請入帖~~
http://ds-hk.net/thread-206617-1-1.html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2-22 13:05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8762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