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的嬗變 (顧春)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您是第1748個瀏覽者
幾千年來,茶一直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但與此同時,飲茶並不隻是一種生理需要,它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無數詩人、畫家為我們留下大量以茶為主題的詩、歌、書、畫。茶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而對“茶”字起源的考証,則是對茶文化研究的基礎。
“茶”字究竟從何而來,又是如何演變的?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考証。
首先是“茶”字的來歷。根據許慎的“六書”分類法,“茶”是一個形聲字。但它的最初形式並不是“茶”,而是“荼”。“荼”有多重意義,其中一項就是茶葉。我們發現,“荼”的讀音和“余”相關,後來荼之所以讀“t□”,是因為這個讀音從余“y□”而來,自漢代起,荼又有了一個讀音,就是現在的茶“ch□”,茶作“茶葉”解釋時讀“ch□”是顏師古的注首先提出的。
那麼,為什麼荼與茶的形旁都是草字而不是木字呢?這是因為對於認識有限的古人來說,灌木與草的不同,他們難以精確區別。反映在造字上,高大的喬木類植物,偏旁都用木,而象茶,荊一類的灌木,偏旁都從草。
其次是根據歷代的文字、文物留傳著荼是如何演變成茶的。戰國時期,天下紛爭,諸候林立。各國所處地域不同,所採取的政策不同,文化的發展水平也不同,這導致了文字風格的差別。當時的字形隨意性很大,有線條直、曲的變化,通用偏旁,增減筆畫等等。但由於傳統文化所特有的趨同性,文字仍是共性大於個性,按照字體的發展規律演變。在這種情況下,“荼”字仍根據其形旁、聲旁變化,不離其宗。
漢字自秦代第一次統一。“書同文”是秦王朝統一文字的有力措施。它是秦朝根據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基本結構,調整了字體繁簡與偏旁位置的差異,統一成小篆。到了漢代,字體統一有了進一步發展,而且由小篆演化成隸書。隸書是漢代的主要通行字體,比小篆更簡便。同時,漢代的印章藝術極為繁榮,制作精美,風格多樣。漢印中不少刻有關於“茶”、“荼”兩字。如近年曾在長沙出土一枚漢印,上刻“荼陵”兩字,這枚石印成於漢武帝時,是迄今發現較早的有關“荼”字的實物印証。荼陵古稱荼鄉,今稱茶陵,陸羽曾說“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這是個與茶葉關系極其密切的地方,這証明了“荼”字是“茶”字的初始寫法,而漢代後期,就發現有以下記載的竹簡:“我靈座上,唯設糕餅,茶飲,果酒可矣。”這段交付後事的竹簡說明至遲在漢代後期,“茶”字已經正式出現。但當時這個字的字型尚不穩定,還處在“荼”“茶”通用的狀態“茶”還是“荼”的不自覺衍生。漢代字體隨類賦形,文字筆畫有多重文化。荼、茶兩字甚至到唐代還有通用現象。從當時的大量文獻中可見“茶”字已經基本確定,但在著名的《不空和尚碑》中,仍用了“荼”字。直至中唐以後,陸羽的《茶經》一出,大行於世,然後“荼”字正式減筆而成“茶”字。《茶經》可謂是由荼及茶變化的決定性一筆。從此茶字就是完全的今體字,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