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修簡介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云仔 您是第900個瀏覽者
佛教禪修的巴利文是Bhavana。
它的意思是:心智的培育和發展。
作為一個以體證最終真理(涅槃)為目標的宗教,佛教對禪修是非常重視的。
禪修實踐,一方面要消除擾亂心智的負面心態和不良品質,另一方面,要同時栽培有利心智發展的正面心態和良性品質,最終達致如實洞悉諸法實相和體證涅槃。
禪修可帶給心定力(集中力)和輕安,它訓練心去發展對自然現象過程的專注力(Mindfulness)和明覺(Clear Comprehension)。
換句話說,佛教禪修令行者於每刻均能體會到萬事萬物的無常、苦和無我等共性。有了這種體會以及隨著修行逐漸清淨的內心,解脫智慧很快就會生起。
禪修方法是培育定力、專注和明覺的方式。
佛教禪修可分為:(1)止禪(Samatha Bhavanaor Tranquility Meditation)與(2)觀禪(Vipassana Bhavana or Insight Meditation)兩大類。
止禪較著重提升定力(心一境性)和心境安寧,它要行者不斷努力集中心意於一禪修對象上。止禪目的是要發展定力,隨著定力的不斷提高,不同程度的快樂與安寧會生起,內心的三毒(貪瞋痴)亦會因而被暫時壓伏。
觀禪要行者專注正在變化的現實,要審察每刻身心過程的自然現象。
止禪與觀禪的一個重要不同點是它們的禪修對象,觀禪的對象是變化著的現實(Reality),而止禪的對象是人為概念(Concepts)。
在觀禪的實踐中,整個身心過程的生滅流逝均是禪修對象。行者若能專注這身心過程,自能明覺其真相。如是不斷的專注和觀察,內觀智將相繼生起。
定力也是觀禪的要素。
止禪與觀禪的定力不同在於:止禪的定力用在固定的一個禪修對象上,而觀禪的定力則用在不斷轉變的對象上。在觀禪中,行者集中觀察四大類對象:身、受、心和法(四念處)。隨著定力的增進,心會更加敏銳、均衡和穩定,行者可體驗到和明覺到身心在每刻的變化本質,那時他們將了解身心實相,明白到自身亦是由相同的原素(名色)所構成,它們亦會受自然業力所支配而緣生緣滅的。行者不久將證得「無我」。有了此等見識,更高層次的內觀智亦會相繼出現。隨著內觀智的生起和明覺,心會變得泰然、沉著(Equanimous 平等心)。當心達到完全的均衡、安寧、清淨、活躍和專注,行者將體證生滅過程的寂滅和了悟涅槃 — 所有苦的止息。 (梁國雄居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