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業處
觀業處的所緣必須是究竟法(paramattha)。根據《阿毘達摩》,究竟法有四種,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其中,涅槃屬於無為法,並非觀業處的目標;而心法和心所法合稱為名法。名法和色法,亦即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乃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因此也稱為緣生法、有為法、世間法、行法等。修習觀業處,就是如實地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如果還未能知見究竟法,就不能修習真正的觀業處。為瞭如實地知見究竟名色法以及名色之因,禪修者在修習觀業處之前必須先修習:
1.色業處(råpa kammaññhàna),辨識究竟色法;
2.名業處(nàma kammaññhàna),辨識究竟名法;
3.緣起(pañiccasamuppàda),透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名色法之間的因果關係。
(Ⅰ)、色業處
有兩條修習觀業處的途徑:第一條途徑是先修行止業處達到禪那,然後進一步修行觀業處,這類禪修者稱為「止行者」(Samatha yànika);第二條途徑是以四界分別培育專注力達到近行定,但尚未達到禪那就直接修行觀業處,這類禪修者稱為「純觀行者」(Suddhavipassanà yànika)。然而,無論依循哪一條途徑,禪修者在開始修行觀業處之前,都應當先修行「四界分別」。
要修行四界分別,首先應逐一地在全身辨識地、水、火、風四界的十二種特相。根據《法聚論》,這十二特相是:
1.地界:硬、粗、重、軟、滑、輕;
2.水界:流動、粘結;
3.火界:熱、冷;
4.風界:支持、推動。
有系統地熟練辨識全身的十二種特相後,再辨識它們為地、水、火、風,使心平靜及獲得定力。繼續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定力,並趨向於近行定。此時,禪修者發現全身呈現為一團白色物體。繼續辨識白色物體中的四界,將發現它變得晶瑩透明,猶如冰塊或玻璃。持續專注於此光中的四界,即能達到近行定。禪修者將發現透明體粉碎成許多微粒即「色聚」(råpa-kalàpa)。達到此階段時,稱為「心清淨」,禪修者可藉著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而培育「見清淨」。
辨識個別色聚裡的地、水、火、風四界,將發現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生滅。由於還未破除三種密集,即:相續密集、組合密集與功用密集,禪修者還看到色聚是有體積的微小粒子,所以還停留在「概念法」[1]的領域,尚未達到究竟法的境界。更進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單獨一粒色聚中見到四界。隨後再逐一地辨識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與心所依處裡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種基本色法,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與食素[2]。
在分析了諸色聚裡的八種基本色法之後,進而分析個別色聚裡的其餘色法,如: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心所依處色、命根色、性根色等,直到分析一切種類色聚裡的所有色法,並依次辨識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裡的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和食生色,以此來修習「色業處」。之後,即可進而轉修「名業處」,也即是辨識名法。
(Ⅱ)、名業處
名法可分為能認知對象的「心」與伴隨著心生起的「心所」;「心」可以分為八十九種,「心所」可以分為五十二種。如果禪修者已能達到禪那,那麼分析名法可以從辨識與禪那相應的心和心所開始。禪修者先進入初禪,出定後辨識初禪的五禪支,直至能夠辨識在每一個初禪速行心的心識剎那裡的所有三十四種名法。之後再辨識初禪心路過程裡其他每一種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能夠辨識禪那心路過程名法後,還應以同樣的方法系統地辨識眼門、耳門等六根門在取相應的顏色、聲音等所緣而生起的所有六門善與不善速行心路過程裡名法。在分析了內在的名色法之後,還必須以直接的觀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乃至把觀照的範圍逐漸擴大至整個宇宙。如此辨識內外的名色法時,能夠暫時斷除「有身見」,因為當時不見有眾生、男人、女人等等,只不過是名與色而已。於是證得了「名色識別智」,達到「見清淨」。
(Ⅲ)、緣起
此後,禪修者應進而修習緣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由於令禪修者獲得此生的因是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所以必須照見自己過去世的名色法。禪修者需要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之後再辨識在這三世之間因與果的關係。
禪修者可以先培育定力,然後把智導向過去,漸次地觀察自己過去的名色法:一天前、兩天前、三天前、一個月前、兩個月前、三個月前、一年前、兩年前、三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直到今生結生(入胎)時的那一剎那。然後再以智慧之光照向過去,禪修者將會見到前一世臨死時的名色法,或臨死速行心的目標[3]。該目標將是業(kamma)、業相(kamma nimitta)或趣相(gati nimitta)三者之一。如果能準確地找到該目標,就能夠找到作為今生果報五蘊之因的行與業有,以及圍繞著該行與業的無明、愛和取。辨識前一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這五因,造成今世的結生識、名色、六處、觸與受這五果,以此方式來觀照前世與今生名色法之間的因果關係。此後,以同樣的方式逐漸地向過去辨識以前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盡能力辨識過去多世。
藉著辨識過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觀智的力量之後,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辨識未來世的因果,一直辨識到證悟阿拉漢果以及般涅槃之時。那時,禪修者能辨識到因為無明滅所以色法滅等等。能用這種方法辨識緣起後,也應繼續學習佛經與義注中教導的其他種辨識緣起的方法。此時,禪修者能暫時斷除斷見、常見、無因見、無作見等邪見,亦能斷除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世的疑惑,從而證得「緣攝受智」,達到「度疑清淨」。
(Ⅳ)、觀業處
在分析了究竟名色法與緣起之後,應進而修習觀業處,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因為觀業處的所緣必須是究竟名色法與緣起,所以在還不能夠辨識它們之前就修觀並不能算是修習真正的觀業處。
第三種觀智是「思惟智」,培育這種觀智需要將行法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覺照。將行法分為——兩組:名與色;五組:五蘊;十二組:十二處;十八組:十八界;十二組:十二緣起支。於此階段,禪修者必須逐一觀照每組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以智觀照一切行法的生滅本質為「無常」,不斷受到生滅壓迫的本質為「苦」,沒有永恆不壞滅的實質或我為「無我」。
在「生滅隨觀智」階段,禪修者必須觀照一切名色法直至它們的當下剎那(khaõa paccuppanna),並很清楚地觀照到它們極其迅速的生滅。從「壞滅隨觀智」開始,禪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壞滅,觀智成熟時,將會只看到行法的壞滅。此時,禪修者在觀照稱為「所知」(¤àta)的行法之同時,也必須修習「反觀」(pañivipassanà),即觀照稱為「智」(¤àõa)的觀智也是無常、苦、無我。禪修者如此觀照所有內、外、過去、現在、未來行法的壞滅為「無常、苦、無我」之後,會看到沒有任何東西可執取的諸行法之過患,並因此對它們感到厭離,內心之中自然會產生從它們當中獲得解脫的願望,尋求唯一的無為法——涅槃。
如果禪修者在過去生中累積了足夠的巴拉蜜,而在今生又足夠精進地修行觀業處,當觀智成熟時,就能夠證悟以涅槃為目標的道智與果智。此時,禪修者將發現所有的行法止息了,而內心卻能完全地覺知寂界涅槃,獲得四聖諦的真實智慧,現法親證涅槃。
四、斷煩惱與證道果
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導致生死諸苦之因是煩惱,有煩惱就必定有生死諸苦,這是世間之因果。要出離生死就必須斷除煩惱,通過修習戒定慧,在證悟聖道時則可以斷除煩惱,這是出世間之因果。世間之因果屬於苦聖諦與集聖諦,出世間之因果屬於滅聖諦與道聖諦。
煩惱的根本有三種,即:貪、瞋、痴。若再細分,又可分為「十結」,即: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慢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此「十結」將分別被四種出世間聖道所斷除,而阿拉漢聖道則能斷除一切煩惱。
在修行觀業處時,依據修習世間慧乃至出世間慧而次第成就的觀智可分為十六種,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
道智又可分為四個層次,由低至高依次為:入流道智、一來道智、不來道智與阿拉漢道智。
(Ⅰ)、入流道智
當禪修者觀照一切諸行無常、苦、無我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一剎那緣取涅槃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gotrabhå citta),超越凡夫種姓,而達到聖者種姓。此後即刻生起一剎那的入流道心。
入流道心(sotàpatti maggacitta,須陀洹道心)也可稱為入流道智、初道智。該道智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即:遍知苦、斷除煩惱(苦之因)、證悟涅槃(苦之滅)及開展八支聖道。
入流道智能斷除最粗的三種結:
①、執著實有我、我所、靈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見」(sakkàya diññhi,又作薩迦耶見,身見,我見,邪見);
②、執著相信修持苦行、祭祀、儀式等能夠導向解脫的「戒禁取」;
③、對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緣起的「疑」。
同時,入流道智也能斷除一切強得足以導致投生至四種惡趣(地獄、畜生、餓鬼、阿蘇羅)的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產生四種惡趣果報的惡業。因此,初果入流聖者不可能再墮入四惡趣。
入流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入流聖果。入流,巴利語sotàpanna,古音譯作須陀洹,又作至流,即初入聖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對於漫長的生死旅途來說,入流聖者已經走近了輪迴的終點,他們的未來世將只投生於人界與天界兩種善趣當中,而且次數最多不會超過七次。也即是說:入流聖者將於不超過七次的生命期間,必定能得究竟苦邊,趣無餘依般涅槃,絕不會再有第八次受生。
入流聖者已經斷除了邪見,他們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故意造作諸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之類的惡行,即使是在夢中,他們也不會再造作此類的惡業,因為他們已經根除了造作這些惡業的潛伏性煩惱。守持五戒是證悟入流聖果以上的聲聞聖弟子們的行為素質。同時,他們對佛陀、正法與僧伽具有堅定不移的清淨信心,戒行聖潔(四種不壞淨),深信緣起,深信因果,並如實知見四聖諦,親證涅槃,成為出世間聖者。
(Ⅱ)、一來道智
一來道智並不能斷除任何「結」,但卻能減弱較粗的慾貪(對欲樂之貪求)與瞋恚。
一來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一來聖果。一來,巴利語sakadàgàmi,古音譯作斯陀含,意為再回來一次。因一來聖者已斷盡了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結,以及較粗的慾貪、瞋恚與愚癡,最多只會再回來此欲界世間受生一次,即盡苦邊。一來聖者偶然還會生起一些較輕的煩惱,但並不會時常發生,同時它們的困擾力已經很弱。
(Ⅲ)、不來道智
不來道智能斷除欲貪與瞋恚二結。
不來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不來聖果。不來,巴利語anàgàmi, 又作不還,古音譯作阿那含,意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因為此聖道已斷盡了能把有情系縛於欲界的慾貪與瞋恨兩結,所以不來聖者不會受到欲界的煩惱力牽引而再投生到欲界。不來聖者若在今生不能夠證悟阿拉漢果,其死後只會投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梵天,並於其處證趣般涅槃。
(Ⅳ)、阿拉漢道智
不來聖者雖然已經斷盡了「五下分結」,不再投生於欲界,但卻還是被殘餘的五種極為微細的「上分結」系縛於生死輪迴之中。阿拉漢道智能徹底地剷除此「五上分結」,即:色貪(對色界生命之貪)、無色貪(對無色界生命之貪)、我慢、掉舉與無明。
阿拉漢道智是使心完全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並直接證悟阿拉漢果之心,它斷除了殘餘的有漏與無明漏,而使阿拉漢聖者被稱為「漏盡者」 (khãõàsava)。同時,阿拉漢道智也斷除了剩餘的所有不善心所:痴(無明)、無慚、無愧、掉舉、慢、昏沉與睡眠。
聖典中經常如此描述證悟阿拉漢道果的聖者:
“`Khãõà jàti, vusitaü brahmacariyaü, kataü karaõãyaü, nàparaü itthattàyà'ti pajànàti.”
「他了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
阿拉漢聖者已經圓滿地培育了戒定慧三學、完全地開展了八聖道,所應作者皆已成辦,所應學者皆已圓滿,故阿拉漢又被稱為「無學」(asekha )。他們已經竭盡了一切作為生死之因的煩惱,究竟正盡苦邊,在身壞命終之後,將不會再有生死輪迴。
在四種出世間聖道每一者之後,聲聞聖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槃,前三種道還會省察已斷與殘餘的煩惱,但第四聖道則只有四種,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拉漢再無可省察的煩惱。
註釋:
[1] 色聚是最小單位的密集概念。
[2] 這八種基本的究竟色法稱為「八不離色」。
[3] 前世臨死速行心的目標與今世結生心、有分與死亡心的目標為同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