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懸疑/推理] 《狐猴》作者:班傑明.布萊克

《狐猴》作者:班傑明.布萊克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深邃的微笑 您是第229個瀏覽者
狐猴
The Lemur

作者:班傑明.布萊克
原文作者:Benjamin Black
譯者:唐克勝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12/07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雜誌力邀連載精彩佳作!
故事,人人都有,只是明暗不一。
  約翰.格拉斯曾是位知名的新聞記者,娶了前情報高幹「老比爾」穆荷蘭道的女兒後,在富裕的生活下漸漸喪失自己的志向,甚至與曾經相愛的妻子關係降至冰點。自愛爾蘭搬到曼哈頓後,約翰仍過著虛度光陰的生活。直到他岳父要他撰寫自己的傳記。
  格拉斯雇了一位長得像狐猴的調查員迪蘭瑞利調查岳父的過去,迪蘭曾仰慕格拉斯揭發真相的勇氣,但遇上現在的格拉斯,感到十分失望。為了讓格拉斯重拾氣節,迪蘭甚至以要脅公開秘密與格拉斯針鋒相對,然而這也導致了他的神祕死亡--與多年前老比爾的同事一模一樣:讓貝雷塔的子彈打穿了他的眼睛。
  格拉斯相信迪蘭手中的秘密可能是自己的婚外情,直到他透過迪蘭合作過的夥伴與前女友等人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關鍵人物……
  抽絲剝繭案情之迷的過程同時也是格拉斯對於自我的探索與揭露,不只探索案情之源,也是解開內心的糾葛。
本書特色
  1. 暢銷佳作《墮落的信徒》、《銀天鵝》作者精彩力作。
  2. 本書為紐約時報雜誌力邀連載小說,超過百萬閱讀人次。
作者簡介
班傑明•布萊克(Benjamin Black)
  2005年曼布克獎、2011年卡夫卡獎得主 John Banville約翰.班維爾跨界推理小說筆名。
  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折服於西默農的寫作功力,用簡單直接的文字卻能創造曲折動人的故事,直指人心。班維爾決心以班傑明.布萊克為筆名,向喬治.西默農致敬,創作讓讀者深刻動容、心懸不已的故事。他於二○○七年開始發表「孤獨奎克」系列,並受各界好評。
  約翰.班維爾是當代最著名的愛爾蘭作家,作品獲獎無數,包括「框架三部曲」之一的《證詞》(The Book of Evidence)入圍一九八九年布克獎、獲一九八九年Guinness Peat航空獎;二○○五年,班維爾以《大海》(The Sea) 獲得曼布克獎。《波士頓環球報》讚譽他是「當今最偉大的英文作家」,公認為最有可能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作家。
  約翰.班維爾1945年生於愛爾蘭威克斯福,曾任《愛爾蘭時報》文學編輯,也長期為《紐約時報》副刊撰寫書評,現居都柏林。自1970年出版處女作《人魔龍狼金》(Long Lankin)至今,已寫了二十餘部小說,其著作獲獎不斷,包括「科學革命三部曲」:《哥白尼博士》(Doctor Copernicus)獲布萊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克普勒》(Kelper)獲衛報小說獎(Guardian Fiction Prize)。
譯者簡介
唐克勝
  畢業於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學系。主要譯著有《復仇》(《五條紅鯡魚》、《故事結尾》、《狐猴》等長篇小說。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推薦序
來自愛爾蘭的獨特韻味
  「推理小說」這個書寫類型中,存在著一個極有意思的「表裡」關係。
  一八四一年,美國作家艾德格.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發表〈莫爾格街凶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多數文學評論與研究者認為,這正是推理小說最完整、最明確的創作起點。在此之前,並非沒有以謀殺犯罪為題、採偵探或警察為故事主角的小說,安東尼.特洛普(Anthony Trollope)、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威爾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等人都曾寫過,不過愛倫.坡最重要的貢獻,在於成功地探究了謎團/犯罪的表裡關係,因此被後人尊為推理小說之父。
  如果上鎖的房間、橫陳的屍體與消失的凶器是事件的表象,那麼,未知待求證的裡層,自是謀殺的巧計、可能的嫌疑犯與行凶的動機云云。偵探從有限的表象中取得種種線索,經由邏輯推理與循序調查,一步步挖掘隱而未現、充斥著祕密與謊言的複雜裡層,最終揭開事件的真相,清楚顯現其表裡關係。
  在書寫的早期,簡單說來大概就是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活躍與廣受歡迎的年代(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前半),讓讀者們驚奇與喜愛的是事件的特殊性、高明的偵探術與驚險刺激的冒險之旅。然而,當天才神探巧破奇案的敘事魅力日漸式微之際,顯示閱讀者需要一個甚或多個異於以往的新理由來閱讀推理小說,於是寫作者重新思量、尋找前述的關係,因此在題材的選取上更趨多元、專精,捨棄鑽研安排複雜的詭計(另有一說是「可用的詭計已開發殆盡」,老狗變不出新把戲,至多是變形或重組罷了),筆法也逐漸遠離浪漫奇想色彩,而改採寫實主義表現──慢慢的,偵探角色不再是唯一的聚光焦點,且從令人崇拜的傑出英雄轉為有明顯缺陷與困擾的凡人,並逐漸自故事舞台的正中央移開,而讓「犯罪」(crime)成為敘事核心,探討現場(scene)與成因(reason)兩者互為表裡的關係。
  此處所謂的現場,不見得是命案搶案等犯罪的發生地,而可能是在人的內心深處;細論成因時若僅僅討論犯罪手法、動機等未免太過膚淺,必須得拉深拉廣來看,是家庭、種族、階級、社會等文化與情感積累的結果。
  是故,在班傑明.布萊克的作品中,個人與家庭的關係以及作者出身四、五○年代愛爾蘭的獨特觀察思考,是其不斷反覆出現且相較其他小說而言十分獨特的主題。
  在已出版的「孤獨奎克系列」《墮落的信徒》與《銀天鵝》中,故事的時空背景即為五○年代的愛爾蘭,偵探主角是性格略顯孤僻的病理學家奎克(人如其姓,「奎克」(Quirke)字近英文Quirk,為「怪僻」之意),遭遇的兩起重大事件皆與傳統的教會信仰有關,並牽連到其家族親友。
  二○○八年推出的第三部長篇推理小說《狐猴》,雖然是一部非系列的獨立作,故事時空也改為現代的紐約,不過主人公約翰.葛拉斯仍是愛爾蘭人,六個月前才來到紐約,有錢有勢的岳父穆荷蘭同為愛爾蘭裔,捲入的事件也與家族成員及其過往有緊密的關聯。
  雖然這三部作品,再加上奎克系列尚未中譯出版的兩部,主題都極為類似,但每一本的閱讀焦點及趣味都不算重複,不同的事件形同不一樣的切入角度,連貫起來反而浮現出額外的體會。充滿迷惑性的人物與敘事情節,不經意地流露難以預料的赤裸人性,看似冷冽的文字反而靜靜地勾動閱讀者的心緒,在在顯示了班傑明.布萊克小說獨樹一幟的韻味。
  來自愛爾蘭的故事,在此推薦一讀。
文/冬陽(推理小說評論人)
譯序
約翰.班維爾及其犯罪小說
  一
  愛爾蘭作家班維爾,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八日出生於愛爾蘭共和國威克斯福德郡,曾擔任《愛爾蘭時報》文學編輯,是一位敏銳的評論家,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多次獲得文學大獎。他的小說用詞豐富,語言優美,富有詩意。自一九七○年發表《朗•蘭金》以來,他先後發表了《哥白尼博士》、《開普勒》和《牛頓書信》以及「框架三部曲」等。他的「框架三部曲」《證詞》、《幽靈》和《雅典娜》堪與貝克特的《馬婁伊》、《馬婁伊之死》、《無名的人》媲美。二○○五年,班維爾的第十四部小說《大海》獲得英國「曼布克獎」。曼布克獎評委會將他譽為「文字大師」、「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小說文體家之一」,認為小說《大海》採用了漂亮的散文手法,「足以代表班維爾寫作的高峰」,並稱這種風格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寫作風格之一」。這是自一九九三年羅蒂•道爾以《帕蒂.克拉克,哈哈哈》「奪冠」的十二年後,愛爾蘭人再度獲得此項大獎。
  二
  二○○八年,班維爾以班傑明布萊克為筆名發表了第一部犯罪小說《墮落的信徒》,隨後又以這個筆名發表了《銀天鵝》、《狐猴》和《阿普里爾的輓歌》。除《狐猴》之外,其他三部小說均以二十世紀五○年代的愛爾蘭為背景。
  五十年代的愛爾蘭被天主教嚴格控制著。整個社會乃至每個人的行為均以宗教為準則。在《墮落的信徒》中,主角奎克是位驗屍官,他性情孤僻、行事低調、思想悲觀。讓他感到陌生的似乎不是死亡,而是生存。一天晚上,辦公室的聚會結束後,他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工作場所——太平間。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的連襟馬拉奇也在那,而且正在修改一份文件。第二天早上,奎克發現他的連襟,這位久負盛名的醫生隱藏了死者死亡的真相。死者名叫克麗斯汀.佛斯,死於難產,在教會眼中,她是一個墮落的女人。難道克麗斯汀的死跟馬拉奇父子有關?他感到很為難,因為馬拉奇的父親也是他的養父。經過調查,他發現這一切的背後都有教會的影子。《墮落的信徒》是一部經典的懸疑小說,班維爾以布萊克的身份初登場就向世人證明,他不僅是愛爾蘭一流的文學家,還是一位犯罪小說大師。
  《墮落的信徒》熱銷兩年後,主人公奎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銀天鵝》中,他真正的愛人、亡妻的姐姐——莎拉也去世了;養父加倫特法官中風,住進了一家女修道院醫院;自己長期沒有相認的女兒菲比性格越來越內向、孤獨。小說開頭,一個大學時期的朋友比利.漢特找到他,請他不要解剖溺水而亡的妻子迪德麗的屍體。這當然是個有點奇怪的請求。為了避免在妻子的安葬問題上和天主教發生衝突,比利•漢特希望她是意外溺水而亡。因為好奇,奎克偷偷對她進行解剖,同時教堂也按天主教儀式為她舉行了葬禮。但當奎克在檢查屍體時,有跡象表明迪德麗是被謀殺的。他禁不住對她的死因展開調查。
  布萊克熟練地將奎克的調查和細述迪德麗生前往事的章節——從嫁給比利.漢特到與英國人萊斯利.懷特合開美容院——交織在一起。隨著調查的深入,奎克發現了一個充滿謊言和敲詐的圈套,與他日益疏遠的女兒菲比也成了這網中之物。
  在《阿普里爾的輓歌》中,好奇心極強的奎克下決心要找到女兒菲比最好的朋友、跟他關係也很好的年輕醫生阿普里爾.雷帝默。在二十世紀五○年代保守、階級森明的都柏林,阿普里爾是個非常不光彩的人物。雖然她來自這城市裡最受尊敬的家庭之一,但因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對男人的看法也不同於一般人。阿普里爾消失後,菲比.格裡芬懷疑他發生不測。狂亂之中,她找到奎克,請求他的幫助。奎克在他的老搭檔哈克特探長的支持下,踏上尋找失蹤年輕醫生的旅程。兩個人兵分兩路,沿著阿普里爾的蹤跡,在這座城市隱秘的小路上搜尋,終於得到了一些對於她的下落至關重要的資訊。隨著他增加對阿普里爾陰暗經歷的瞭解,終於看清了家庭野蠻行徑、天主教的殘酷和種族仇恨中那些複雜和醜陋的真相。
  如果按時間順序的話,《狐猴》是布萊克的第三部犯罪小說,在《墮落的信徒》和《銀天鵝》之後;但小說中的主人公及故事情節與其它三部小說沒有任何關聯。在《狐猴》中,主角不再是病理學家奎克,故事背景也不再是戰後破敗不堪的都柏林;主角約翰.格拉斯曾經是一位知名的新聞記者,前妻死後娶了一位非常富有的女人,整天在光彩誘人的曼哈頓虛度光陰。他岳父、獨斷專行的穆赫蘭道先生讓其撰寫自己的傳記。格拉斯雇了一個調查員去調查這位老人的過去。這位調查員似乎發現了老人的一些不光彩的過去,而他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格拉斯,就在這時神秘地死了;死法跟多年前穆赫蘭道先生的一個同事一模一樣:貝雷塔的子彈打穿了他的眼睛。
  三
  約翰.班維爾的犯罪小說也許沒有用一些讓人瞠目結舌、錯綜複雜的情節來折服讀者,而是讓其預先知道的結果充滿強烈的意義,使其釋放出相應的強烈情感。
  班維爾曾經表示,他在著手創作犯罪小說時,就決定將二十世紀五○年代的都柏林作為小說的背景。那遍地的污穢,沉沉的霧氣和煤煙,那薄霧繚繞的早晨,被雨水沖刷過的黎明或黃昏,運河兩岸可愛的銀灰色傍晚和隆起的大理石橋,一切見不得人的勾當,一切隱秘的罪惡,一切絕望的人和事,一切的罪行等等,他都認為是自己犯罪小說的理想背景。
  二十世紀五○年代的愛爾蘭還處於傳統的禁錮之中。當時歐洲的反宗教改革運動早已結束,而在愛爾蘭,最後一次改革卻還沒有開始。國家在鋼鐵般頑固的意識形態——愛爾蘭天主教是羅馬天主教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支配下,對人民實行絕對的統治。所有的抗議都是徒勞的,所有不同政見的人士都會受到懲罰。不識時務者和罪犯一樣,會遭到流放。思想自由的作家要麼被迫流落國外,要嘛保持沉默。桀驁不馴的男孩會被鎖進「工藝勞作學校」;未婚懷孕的女孩會被送到修女辦的洗衣店工作——實際上是做苦工,孩子一生下來就被強行抱走,丟進國內或者國外的孤兒院。
  因為存在著一個特權階級,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樣很好。那些中產階級、政客、醫生、律師、工業鉅子,只要他們謹慎從事,恪守公共道德,生活是很自由的。對於其他人來說,生活狀況就非常糟糕了。七○年代,左翼政客們有句著名的論斷——「愛爾蘭人有了電視之後才有性生活。」愛爾蘭的第一家電視臺是上世紀六○年代開播的。大家在嘲笑這句論斷的同時,都心知肚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據班維爾回憶,在他小時候,每週日的英國報紙上會有很多空白的方框;那些方框裡原本是宣傳避孕品的廣告,由於愛爾蘭海關會沒收登有這類廣告的報紙,英國報社就把這些廣告撤下來了。
  五○年代的愛爾蘭,謀殺事件倒是很少。發生過的一起謀殺案,讓整個國家震驚了好幾個月:一個來自印度的醫學專業的學生致使一個愛爾蘭女孩懷孕,之後將其掐死;然後分屍,把碎屍一塊一塊地放進他打工的餐館地下室裡的爐子裡燒掉。在班維爾的出生地威克斯福德郡也發生過一起兇殺案。位於哈佩斯巷的一家糖果店店主被一個突然闖進來的人棒擊致死,儘管大家都知道是誰幹的,可兇手一直沒有受到懲罰。人們對這樣的過激行為感到非常震驚。
  對童年的班維爾來說,五十年代的都柏林彷彿是氤氳密佈的天空中一道遙遠、明亮的光。他出生於一個海港小鎮,這個小鎮位於當時非常知名的「陽光明媚的東南部」。這個詞常常在當地人中引起歡樂的聯想,大概現在還是這樣。在他長大成人的那些歲月裡,人們的生活比較節制,也較為平靜,至少表面看上去如此。人們的生活節奏很慢,不樂意接受變化,這種生活有時候讓人感到舒適,但更多的時候是無聊。
  班維爾有一個姑媽,住在都柏林的高山街,現在的政府大樓上去一點點即是。她在一幢喬治王時代的房子裡有個很大但漏雨的公寓。在十八世紀,這裡是都柏林最為繁華的地方之一,而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個地方已變得相當破敗。現在這裡是律師辦公室,從外面看跟五十年前一樣破敗。五十年前,當班維爾從姑媽那兒繼承這套公寓時覺得自己成了一個世界公民。他寫《墮落的信徒》時把這套公寓「給」了筆下的主人公奎克。奎克的那種生活正是他想擁有的:穿著考究、思想獨立;女人似乎對奎克無法抗拒;奎克所遇上的麻煩事都讓班維爾著迷,即便他的痛苦都讓班維爾羡慕。在都柏林,奎克適得其所,遊刃有餘。
  班維爾曾說:「童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你之所以成為你,在那時已初現端倪。當時我們對前方一無所知,很迷惘,但我們都需要給自己造出一個生活的模子,於是我們吸收了自己在幼年時的經歷,然後便展開對生活的想像。」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犯罪小說以這個時代為背景就很好理解了。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2 02:17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49530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