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寧格自少年時代起,就在自然科學、數學和人文科學方面顯示了早熟的才能,其語言天才尤其突出,16歲時曾打算發表一篇詞源學論文,內容是研究荷馬史詩中的希臘語形容詞。1898年進入維也納大學研習哲學,1902年以論文《性與性格:生物學及心理學考察》的第一部份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在獲得學位的同一天也正式皈依基督教。1903年《性與性格》(Geschlecht und Charakter )擴充出版,同年,魏寧格舉槍自盡。不久,《性與性格》[1]暢銷國際,被譯成數十種語言。其友人拉帕波特(Rappaport)整理他的格言式隨筆,發表為《關於終極事物》(Über die letzten Dinge )。這兩本書,便是慧星般的魏寧格留予此世的全部。
1901年秋,魏寧格試著尋找出版商將他那準備申請學位的論文---《愛神與賽姬》(Eros and the Psyche)(也就是性與性格的草稿)出版不得;又拿給佛洛依德請其推薦發表,但被認為該書立論缺乏實例而未受重視。半年後,魏寧格把《性與性格:生物學及心理學考察》(《Geschlecht und Charakter:Eine Biologische und Psychologische Untersuchung》)作為學位論文交給維也納大學,其第一部份使他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之後不久,他成了熱誠的新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