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懸疑/推理] 入夜 [打印本頁]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4     標題: 入夜





作者:康乃爾.伍立奇、勞倫斯.卜洛克
譯者:劉麗真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24日





天堂在我心降下帷幕,就在我想死卻未死之際

為了代我死去的無辜女人,為了替她而活

我決定要報復一個女人,殺掉一個男人

  


困在絕望深淵的寂寞美女瑪德蓮考慮自殺。她輕輕撫摸一把醜惡的左輪槍,那是酒鬼父親唯一留給她的遺物。她用槍管抵住太陽穴,扣下了扳機,只聽到清脆的撞針敲在空彈膛的聲音。

  


自殺失敗讓瑪德蓮如釋重負,欣喜若狂,重拾了對外來的希望。她隨手把槍一拋 ─ 子彈卻以無比憤怒的速度擊發出去,不偏不倚的打中屋外路過的年輕無辜女子。她死在瑪德蓮的臂彎裡。

  


這是《入夜》的開場,濃縮康乃爾.伍立奇寫作精髓的壓卷之作,塵封已久,未曾面世。伍立奇苦思多年,始終無法完成這本愛恨交織、懸疑激情的小說,在他死後,遺留下推理小說史上最深的遺憾。而這本凝聚大師心血的小說,由勞倫斯.卜洛克 ─ 現今最具風格的推理小說作家,續成出版,足可與伍立奇其他經典:《黑衣新娘》、《魅影女士》、《我嫁了一個死人》並列,絕不遜色。

  


黑色電影之父、小說界的緊張大師,康乃爾.伍立奇的夢幻遺稿
  
當代最具風格的推理大師,勞倫斯.卜洛克向偶像致敬續成
  
一部你差點就看不到的珍貴作品,就此誕生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5

內文1

補語/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我與康乃爾•伍立奇素昧平生,儘管在很短一段時間裡,我們相距不過幾百碼之遙。他跟他的母親在百老匯與一○二街的瑪爾賽爾旅館長住二十年之久,直到一九五七年十月他母親過世才搬離該地。那年八月或九月,在我接下史考特•梅瑞迪斯經紀公司(Scott Meredith Literary Agency)的編輯工作之後,搬到了亞歷山大旅館,往北一個街區,就是百老匯與一○三街。





我們從沒見過面,儘管回想起來,我其實是知道有這麼個人住在那裡。我在念書的時候,讀過伍立奇好些精采的黑色小說,在梅瑞迪斯經紀公司任職的時候,對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那時梅瑞迪斯私底下編輯《搜捕》(Manhunt)──一個領導品牌的犯罪小說雜誌。每一期都會邀請一個大牌的作家發表一篇全新力作,充當封面故事。其中一期選定的就是伍立奇──儘管他不是史考特•梅瑞迪斯經紀公司的客戶──我們付給他很優渥的稿費,請他創作一個新故事。他交稿倒是挺準時的,但直到要付印了,這才有人發現這個產量驚人的作者竟然剽竊自己的舊作。他找來一篇自己幾年前發行過的老故事,把角色的名字換一下,重新寫了開頭幾段,當成新作寄給我們。



來不及另邀新稿,印著康乃爾•伍立奇大名的封面也準備好了。稿費付了,而且多半已經被他花個精光,看來是無計可施了。經紀公司硬著頭皮刊出這篇小說,希望不要有太多讀者發現這個封面故事其實是舊作──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據我所知,好像也沒有人發覺。




一九六八年伍立奇過世之後,在他的遺物中就有《入夜》的草稿,顯然,他斷斷續續地創作了好些時間。十七年後,著名的書商、出版家奧圖•潘斯勒,請我把這本書整理出來,準備出版。我收到的手稿相當粗糙,可能有兩份以上的草稿混在一起,開場與中間的十幾、二十頁不知去向。




其中還有好些前後矛盾的地方。我記得,有個角色在前面的對話中,分明已經被殺
了,卻又跟主角聊了起來。伍立奇筆下的主角不是飽受罪惡感的折磨,就是浸泡在酒精之中,在神智模糊的時候想像這麼一段對話,其實是挺自然的。但我把前後的段落仔細讀過幾遍,終於確定這是死者奇蹟復活。我重寫了這個部分,把他送回墳墓。




如果要我重新續成這本小說,我想,我會改變結尾。【涉及劇情刪除三十三個字】。但這是作者選定的結局,我當時覺得我這個合作伙伴只能執行他的意旨,沒有權利擅自修改。但我現在覺得這是我的錯。改動結尾不但與整篇故事變得協調,更與伍立奇畢生的作品精神一致:我實在不應該保留他的想法。




除開這一點,我倒很喜歡我自己扮演的角色。我很高興有機會幫美國這位最具震撼力與影響力的黑色作家再添一本精采的小說。一憶及此,至今感念。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5

後記/我所認識的黑色奇人



小法蘭西斯•奈文思(Francis M. Nevins. Jr.)



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曼哈頓喜來登羅素飯店,一個坐在輪椅上、只剩一條腿的男子,意外中風。六十四歲的他,看來卻像九十高齡。這個人名叫康乃爾•伍立奇,有史以來最擅長編造懸疑情節的創作高手。他一生寫了二十幾部小說和兩百多篇中、短篇小說,皆描繪痛苦的衝擊,與他在銀幕上的神交好友,專拍黑色電影的名導演阿菲列德•希區考克一樣,作品中總是迴盪著恐懼、苦悶、寂寞與絕望。在他成年之後,絕大部分的歲月,都是在長租的旅館裡跟他的母親一起度過,深陷在古怪的愛恨關係與同性戀的自我譴責輕賤中,難以自拔。母親死後,他跟著崩潰,慢慢踏上步向墳墓的旅程。



康乃爾•喬治•賀培立──伍立奇,一九○三年十二月四日誕生於紐約市。出生沒多久,父母關係生變,他跟著做工程師的父親,在墨西哥度過了童年。八歲,外祖父帶他到墨西哥市藝術宮,欣賞法國巡迴劇團演出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讓伍立奇第一次見識到色彩與戲劇之美感受到悲劇之動人。三年之後,一個夜晚,他在阿納華克谷地(Anahuac Valley)仰望星空,他瞭解有一天,他跟秋秋桑(《蝴蝶夫人》的女主角)一樣,不免一死。從那時開始,他就無法擺脫悲劇宿命的糾纏。「我受困在這種感受中。」他在那本未完成的自傳中寫道:「就像是某種可憐的昆蟲,被困在倒扣玻璃杯裡,想爬上杯壁,但卻不能,不能,不能。」



青少年時期的伍立奇跟著母親、阿姨、外祖父,住進了外祖父那間裝飾華麗的獨棟住宅,地址在紐約一一三街,接近晨曦公園(Morningside Park),距離哥倫比亞大學不過幾步路而已。一九二一年,他進入哥倫比亞學院,主修新聞,學費由他的父親從墨西哥市寄來。大三那年,他生了一場大病,纏綿病榻期間,他首度嘗試寫作小說。他在家裡找來一本電話簿,第一本小說草稿就是用鉛筆潦潦草草地在空白處寫出來的。一開始,他就是那種不眠不休的狂熱快手作家。「文字的長流,像電弧一樣,激射而出,滿盈在行距之中,從這一端到另一端,從我腦裡到紙張上……疲憊至極,卻又放手不得……你阻止不了,它得自己停下來才成。好容易,『嘶』的一聲,熄滅了,但是,出人意表,它突然又開始了,這讓我覺得筋疲力盡……」



身體復原得差不多,可以回學校的時候,伍立奇已經迷上寫作了。每天從早上九點到午夜,他都坐在二樓的房間裡,憤怒地書寫──門關得緊緊地,把家庭的活動阻絕在外,一尊緬甸大象頭檯燈,安在基座上,放置身後。一九二四年晚春,他的第一本小說草稿終於殺青,他跟朋友借了一部打字機,把草稿整理成別人也讀得懂的文稿。在這部小說找到出版商之後,伍立奇放棄了哥倫比亞的學業,改去追求他的人生目標──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使人愉悅的爵士樂以及他這輩子最崇拜的文化偶像──費茲傑羅那慧星般一閃而逝的文學生涯。



伍立奇早期的主流文學創作充斥著費茲傑羅的影響,特別是第一部小說《服務費》(Cover Charge,1926)。這部小說記錄了爵士年代一個紈褲子弟的愛情與生命──這個孩子氣的貴公子,周旋在令人心馳神醉的愛情裡。這本書用了許多當時的流行語──六十年後看起來,彷彿是另外一個銀河系的外星人在胡說八道。《服務費》評價不高,但是主角的經歷卻古怪地預言了作者終將踏上的孤寂命運。舞廳的舞者亞倫•沃克孑然一身,雙腿因為酒醉車禍肇事而癱瘓,他所愛的女人紛紛離他而去,最後,百般無奈,自殺身亡。「我恨這世界。」他叫道,「每樣東西進來的時候,乾乾淨淨,出去的時候,卻是一身污穢。」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5

《麗池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Ritz,1927)緊接著處女作登場。這本書講述一個被慣壞的女富豪,繼承了偌大的家產,竟然堅持要嫁給司機。虛構的故事,空虛淺薄,卻幫伍立奇賺進了一萬美元的稿費以及一紙第一國際影業的電影劇本合約。於是他應邀前往好萊塢,協助小說改編,開始創作劇本。除了這些電影工作(不過,他的名字始終沒有出現在任何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名單中)以及零星投給像是《學院幽默》(College Humor)與《聰明態度》(Smart Set)等雜誌的散文與短篇故事之外,他還寫了三部長篇小說。一九三一年初,他匆匆與製片人的女兒離婚。這段莫名其妙的婚姻很短暫,災難收場。之後,他回到曼哈頓,跟母親住在一起。他最後一部主流小說《曼哈頓愛曲》(Manhattan Love Song,1932)預告了他未來的創作主軸:一對愛得死去活來的年輕男女,受到厄運的撥弄,結果一人慘死,一人孤寂以終。



接下來的兩年,他擺脫不了經濟大蕭條的連累,成為無辜的犧牲者。他的小說賣不出去,還欠了一屁股債。從戲院防火門溜進去,看免費電影,成為他當時最淒苦的娛樂。那時的他當然不知道,他正在新的創作生涯邊緣徘徊,即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懸疑小說作家。



一九三四年,伍立奇終於決定放棄成為主流作家,不再夢想文學桂冠的光環,集中心力在較通俗的懸疑類型小說。同一年,他賣出三個短篇給某家通俗雜誌;一九三五年,已高達十篇。很快地,他的的名字與作品成為《黑面具》(Black Mask)、《偵探小說週刊》(Detective Fiction Weekly)、《一角偵探》(Dime Detective)以及其他推理雜誌的封面主題。三○年代,他賣出了一百多篇的中短篇小說,類型極度廣泛:模擬警方辦案的正統推理、動作派的暴力小說之外,甚至還創作了一些神祕故事。但是,他寫得最好,也最受歡迎的,始終是那種把主角逼到懸崖邊的懸疑小說,這些作品的標題自然也都充斥著陰森、絕望的調子:〈我不是你〉(I Wouldn’t Be in Your Shoe’s)、〈跟我談談死亡〉(Speak to Me of Death)、〈突然,沒了愛麗絲〉(All at Once, No Alice)、〈薄暮到黎明〉(Dusk to Dawn)、〈難逃一死〉(Men Must Die)、〈如果在我醒來前死去〉(If I Should Die Before I Wake)、〈與死者共處的生活〉(The Living Life Down with the Dead)、〈查理今晚不在家〉(Charlie Won’t Be Home Tonight)、〈永遠不見〉(You’ll Never See Me Again)。這些故事跟伍立奇的其他作品一樣,總能激起強烈的情緒,無論是走在黑暗街道上的絕望,或者是光天化日、尋常巷陌裡暗藏的驚恐,到了他的手上,總能從老套的情節中,灌注新意:從電椅前搶救無辜的主角或者失憶症患者尋求自我,都擺脫不了人類最深沉的悲哀。他的文字激情洋溢,寂寞、恐懼,是兩種主導的情緒,最激烈的動作,多半是與時間或死亡賽跑。他最具個性的推理小說,即便是圖窮匕現,也多半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收場的時候,恐懼非但沒有消逝,反倒是四處流竄,無所不在。



典型的伍立奇小說場景,就是破破爛爛的旅館、廉價舞廳、髒兮兮的電影院,或者是分局的密室。在他的文學世界中,最冷酷的現實,至少在三○年代,就是經濟大蕭條。再也沒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像伍立奇一樣,強迫我們進入一個飽受驚嚇的小人物肌理之內,跟著他進到他的公寓,看著他失業困窘、挨餓受凍的太太與小孩,還有像癌症一樣齧蝕他的憂慮。如果伍立奇的主角戀愛了,那麼他的愛人一定會消失,別說主角找不到她,甚至沒法證明這個人曾經存在過。伍立奇還會布置另外一種常見的場景:主角在腦海一片空白中驚醒──可能是急性的失憶症、嗑藥過頭、接受催眠,或者不管什麼原因──慢慢地,他確定在這段時間裡,曾經殺過人或者犯過其他的罪行,但除此之外,別無印象。警察絕無憐憫之心,惡形惡狀是天地不仁的人間版本,主要的功能就是折磨那些已經孤立無援的犧牲者。



伍立奇說,在這樣的夢魘裡,唯一的救贖就是用我們的生命去創造。如果我們的運氣沒有壞到家,一點點的愛與信任,便可以支撐我們或者幫助我們忘卻。但是,愛會死,愛人卻能繼續活下去,而伍立奇最擅長描繪的就是這種一度美好的關係,如何毀壞墮落。儘管如此,他卻極少塑造萬惡不赦的反派角色。不管是愛人,還是渴望被愛,伍立奇總能讓我們理解他,儘管我們始終為他陰暗的那一面感到恐懼心寒。



伍立奇許多篇小說或故事,純然賣弄技巧,成績不佳。情節安排甚至完全不合理。但,重點就在這裡:人生,也不合理。有些故事,巧合得離奇,他還費盡心思,營造出一個快樂的結局。由於他從來沒有創作過系列人物,所以不管是哪部作品,讀者都沒有辦法預測這故事是輕鬆,是黑暗?是悲劇作終,還是喜劇收場?這也就是他的作品始終能維持高度懸疑的原因之一。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6

一九四○年,伍立奇順應風潮,跟著一部分推理小說作者轉移陣地,從在封面誇張血腥的雜誌上發表短篇移往出版精裝小說。然而,讓他的短篇不同於流俗的動機、信仰與精巧布局,依舊使他的長篇在同類型中別樹一格。他在這個階段出版了十一本小說──六本用他的本名,四本以威廉•艾利希(William Irish)、一本以喬治•賀普立(George Hopley)的筆名發表──這批作品已經構成了無法超越的障礙。《黑衣新娘》(The Bride Wore Black)、《黑幕》(The Black Curtain)、《黑色不在場證明》(Black Alibi)、《幻影女士》(Phantom Lady)、《黑天使》(Black Angel)、《黎明死線》(Deadline at Dawn)、《恐懼的黑色小徑》(The Black Path of Fear)、《千眼之夜》(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黑暗中的華爾滋》(Waltz into Darkness)、《黑色交會點》(Rendezvous in Black)、《我嫁給了一個死人》(I Married to a Dead Man)。這些書在一九四○年到一九四八年間出版,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批懸疑小說。



這是他的顛峰時期,伍立奇成為推理小說界的超級明星,收入頗豐。出版社幫他出短篇小說選集,平裝與精裝的都有。這批作品吸引了廣播編劇的注意,四○年代,掀起一股改編伍立奇小說的熱潮──「懸疑」(Suspense)、「摩列神祕劇場」(Molle Mystery Theater),只是其中兩個比較出名的節目而已。同時,好萊塢重新注意到二○年代的那個「童真年代」,以極其優渥的金額,跟他買下好些小說與短篇故事的版權。這批電影在四○年代異軍突起,形成我們今天所知的「黑色電影」(film noir)。但是金錢與名聲並沒有為伍立奇帶來快樂。一九四七年二月二日,在給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詩人范杜倫(Mark Van Doren)的一封信中,他對大家把他當成推理小說作家,而不是嚴肅文學的創作者,頗有微詞:「就是為了這個,我始終不喜歡回顧我在哥倫比亞的歲月,期望與成就之間的落差太大了。」另外一方面,在他身邊圍了一層怎麼也沒法穿透的自卑防護罩,就算他被譽為另外一個史考特•費茲傑羅,他大概也高興不起來。



四○年代末期,他母親的病勢愈發沉重,再加上伍立奇的個人因素,讓他完全喪失了寫作的能力與慾望。五○年代,他在創作上可以說是毫無成績,但他跟他媽媽還算可以孤立在人群之外,舒舒服服地生活。因為繼廣播成功改編他的雜誌短篇十年之後,電視跟進,當時的經典影集──「蒙哥馬利劇場」(Robert Montgomery Presents)、「福特劇場」(Ford Theater)、「舒利茲明星玩家劇場」(Schlitz Playhouse of Stars)、「希區考克劇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高潮!」(Climax!),甚至當時深具影響力的「閣樓九十」(Playhouse 90)──都曾把他的作品搬上電視螢光幕。



他的母親在一九五七年離開人世,從那天開始,伍立奇也開始邁向死亡之路,他生命中剩下的十幾年,其實只是苟延殘喘,沒有斷氣而已。糖尿病、酗酒、再加上寂寞、自我憎恨的爭相折磨,他好不容易才熬過生命的最後階段。雖然他持續寫作,但經常半途而廢,遠遠比完成的小說要多得多。六○年代付梓的只有少數「描述愛與絕望」的作品。他的腿出現了嚴重的壞疽,由於諱疾忌醫好一段時間,最後被送進醫院的時,醫生別無選擇,只能截肢。手術之後,他在輪椅上坐了好幾個月,始終無法學會怎麼使用義肢走路。他好像「突然蒼老了幾十歲」,科幻小說作家馬爾伯格(Barry N. Malzberg)曾如此描述。在伍立奇晚年,他是少數幾個還能跟他維持密切關係的人士之一。「原本有稜有角的地方,現在都變成軟綿綿的膠狀物質,按下去,都不會反彈。」但他的眼睛還是「睜得大大的,略帶濕潤,就像孩子一樣地好奇與脆弱。」



他的生命在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結束,距離他六十五歲生日,還有兩個半月。

等到救護車把他從喜來登羅素飯店的走廊送到維克山醫院的時候,他已經死亡。他沒有親戚,葬禮只有五個人參加。



他生命最後階段出版的作品,絕對不是那個時候完成的。在他遺留下的文件中,我們發現他有四個寫作計畫,但都沒有收尾,只留下繁簡不一的殘篇。其中包括具有濃厚幻想成分的自傳──《生命中的藍調》(The Blues of a Lifetime),以及幾篇他打算收入小說集《我正在等你》(I am Waiting You)的主流短篇故事梗概。洋溢伍立奇風格精髓的小說《輸家》(The Loser),在他生前寫完了奠定基礎的三章。最後,就是您拿在手上這一本小說──《入夜》。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6

初讀《入夜》是在一九七○年,過沒多久,我出任伍立奇資產管理顧問,並且以文字(在我一九七一年為伍立奇選集《夜網》[Nightwebs]撰寫的序言)強調:這本書為伍立奇文學生涯最後二十年裡,創造出一個最驚悚的場景。如今這個故事已經完成、出版,我還是找不到理由改變先前的觀點。伍立奇可能想要放棄他最拿手的懸疑類型,回歸文學主流,但是《入夜》基本上還是沿襲了他在四○年代的經典寫法:瑪德蓮•查默思誤殺了一個年輕的女性,陷入了自責的折磨之中。她循線找到那個女性生命中的兩個冤家,一男一女,決意代為報復。她因此有了新的身分,迂迴在那兩人的世界中,她活著的目的就是要伺機摧毀他們(卻同時愛上了她要暗殺的男主角、厭惡自己的軟弱)──熟悉伍立奇四○年代作品──《黑衣新娘》、《黑天使》──的讀者,對這種情節安排應該不會陌生。就跟他最後兩個短篇──〈她的餘生〉(For the Rest of Her Life,1968)、〈紐約藍調〉(New York Blues,1970)一樣,《入夜》證實他在生命的最後歲月,儘管如此悲慘艱苦,還是沒有喪失那種讓人不寒而慄的神奇筆觸。如今,他最具衝擊力的遺作問世,也終於讓書迷了無遺憾。



但是,這本小說中到底有多少(您一定在懷疑吧?)是伍立奇寫的,又有哪些出自卜洛克之手呢?



這本書伍立奇斷斷續續地寫了好幾年,但是他顯然不滿意開場,把初稿扔了。我們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珍本與手稿部門尋獲的手稿是從第二十三張稿紙開始的,第一句是「房東離開之後,瑪德蓮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良久。」這之前是由卜洛克開場的。



其餘的書中骨幹,都是伍立奇的原著,頂多就是在細微處潤飾編定。如果,伍立奇在世,想必也會有同樣的改動。



【涉及劇情刪除一千一百○一個字】



「我只想欺騙死亡。」在遺稿中,他曾經寫下這麼一小段話:「我只想在我生命中最熟悉的黑暗即將席捲而來,將我吞噬之前,克服一點點。在我已然逝去之後,我也只想再短暫地活一會兒。」他在他選擇的旅程終點死去,而我們也勢將尾隨。但只要讀者的心頭還是有他幽靈般的生命在盤旋,會為了他選擇那種壓抑、陰鬱的心理環境生活,為了他將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陷阱與孤獨,轉化成為陰影之詩,而感受悸動。那麼,這個世界還是會因為伍立奇的想像,而鮮活起來。



本文作者為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法學院教授,著有伍立奇傳記《你先是作夢,然後就死了》(Frist You Dream, Then You Die, 1988)。
作者: 雷倩倩    時間: 2011-1-5 23:16

以上是本書內容的一部份.


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