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其他知識] 不穿太緊的鞋子 避免腳部壓迫 [打印本頁]

作者: yaing    時間: 2012-6-6 21:55     標題: 不穿太緊的鞋子 避免腳部壓迫

身體轉角處的血流容易停滯,因此頸部、肩膀、手臂根部、手肘、手腕、手指、足根、膝蓋與腳踝等關節處,很容易蓄積毒素,亦是自律神經免疫療法的重點部位。色素沉澱代表毒素蓄積,只要觀察膚色就能一目了然,關節處的膚色通常都偏黑暗沉。

嬰兒出生時通常只有蒙古斑或與生俱來的青斑,隨著年齡增長,才會慢慢長出斑點、痣甚至是疣。當肌膚受到日曬或青春痘等發炎症狀的刺激,細胞便會生成黑色素,形成色斑,這就是斑點與痣的由來。而當肢體末梢出現血流障礙,體內病毒活躍,生成的老舊廢物殘留於組織中,就會形成疣。因此,身上若出現斑點、痣或疣,就表示這些地方的血液循環不佳。

此外,足部長繭、雞眼與拇趾外翻等也是血流障礙的象徵。當皮膚受到摩擦或壓迫,會產生大量的角蛋白,形成大面積的繭,往外增厚皮膚並產生熱感;如果是小範圍的集中刺激,肌膚便會長雞眼,頂端呈楔型往內嵌入真皮並產生痛感。當皮膚在短時間內受到過度壓力,來不及製造角蛋白,身體便會生成黑色素保護受壓迫的局部,是而形成水泡,這就是腳趾關節形成水泡時,周圍膚色暗沉的原因。

拇趾外翻的成因則是穿著不合腳的鞋子、襪子或褲襪,導致腳趾受到壓迫;足球、劍道、馬拉松等運動對趾根負擔甚鉅,再加上腳掌接觸地面時的衝擊力與扭曲力,使得拇趾趾跟的滑膜囊發炎腫痛。

解決足部症狀的根本之道就是刺激腳底,依據人體構造,赤腳行走於大自然的土石地面,雙腳才能充分發揮功能。刺激腳底不只能伸展不常使用的肌肉群與韌帶,還能提升血液循環與組織代謝。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