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文學] 貨幣文字──戰國錢幣五品 [打印本頁]

作者: 琰容    時間: 2012-10-14 08:19     標題: 貨幣文字──戰國錢幣五品

在戰國古文字資料中,內容比較豐富的有金文、璽印文字、貨幣文字、陶文、簡帛文字等幾種。金文和璽印文字我們已經作過簡單介紹,本期選介五品戰國錢幣。

    首先談談戰國貨幣的概況。在《獻侯鼎》一文中我們已經提到,我國古代曾經把學名叫作貨貝和環紋貨貝的海貝用作原始貨幣。金屬鑄幣從春秋時代開始應用,到戰國時代已經在很多地方大量流通。已發現的先秦鑄幣絕大部分是戰國時代的青銅幣。秦國幣制較為單純,主要行用圓形方孔錢。東方各國銅幣的形制則比較復雜,可以分為布(仿自鏟子一類的生產工具)、刀(仿自刀削一類的青銅工具)、圓錢、蟻鼻錢(象海貝形)四大類。布主要行用於三晉和燕,刀主要行用於齊、燕、趙。圓錢出現得比較晚,三晉、齊、燕似乎都使用過。蟻鼻錢隻行用於楚國。此外楚國還流行一種版狀金幣。下面布幣、刀幣、圓錢、蟻鼻錢、金版分別選介一種。

    圖一是一枚平首圓肩圓跨布。面文三行六字:“樑(原形不從“水”)正幣百尚(當)□(鋝)”。由“樑”字可以判定這是一枚魏國鑄幣(參看上期《戰國金文兩篇》)。“幣”字原形就是“敝”的左半。“敝”字從它得聲,“幣”(繁體字作“幣”)又從“敝”得聲,所以可以用它表示錢幣的幣。過去長期把此字誤釋為“尚”,文意難以講通。而且隻要與下文真正的“尚”字比較,可以發現它們的字形也並不完全相同。“百”字原形與“金”字相似,這種寫法的百字還見於很多戰國成語璽,過去長期誤釋為“金”。直到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出土中山王諸器,其銘文為此字當釋為“百”提供了確証之後,它才被正確釋讀出來。但其字形究竟應當如何分析解釋,也還沒有哪種說法能獲得大家的公認。“正幣”的“正”,一般認為就是“正規的”、“正常的”之意,同地所鑄有“樑半幣二百當鋝”布,與此幣相對而言,重量適為此布的一半。也有人認為“正”當讀為完整的“整”,“完整”與“一半”相對。百當鋝,意思是一百枚正幣的重量為一鋝。據實測,此布一枚重10.82∼16.00克,百枚重1080∼1600克之間。綜合其它有關記重銘文材料,有人估計,戰國時期一鋝的平均值約在1280克左右。《說文解字》謂鋝重“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周禮?考工記?冶氏》謂重“六兩大半兩”,均與戰國實際鋝重相差甚遠。有人主張古有兩種大小不同的鋝,是否可信尚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圖二是一枚齊國刀幣,面文五字:“安陽之大刀”。“安”字從“廠”(音□n)表示建築物,與從“□”同意。下半所從的“女”字也多一筆(參看9月12日《許子妝瑚蓋》)。“陽”字原形不從“□”。“安陽”地名,表示此幣的鑄行地點。戰國時期以“安陽”為名的不止一地,齊國的安陽在今山東省曹縣東。“大刀”二字舊多釋為“去(法)化(貨)”,長期為古幣收藏家和古幣研究者普遍接受,其實是靠不住的。據古文字學家的研究,所謂“去”字應分析為“大”字贅加“口”形,古文字尤其是戰國文字從口不從口往往沒有區別,例証舉不勝舉。所謂“化”字左所從實為“刀”而非“人”,右所從為“乇”。“刀”與“乇”古音相近,此字是在“刀”字上加注“乇”聲構成的“刀”的繁體。齊國的刀幣一般長18厘米左右,較燕、趙兩國的都要大,故自稱“大刀”。此類刀幣多有單字背文,含義不明。這枚的背文是“日”字。

    圖三“□垣一金斤”圓錢。“□”是油漆的“漆”字的表意初文。其原形從“木”,木字兩側各有兩道短畫,象征刻在漆樹上的出漆口子或漆汁。“□垣”地名,即見《漢書?地理志》的上郡屬縣漆垣。漢代的上郡之地在戰國時代本來分屬魏、趙,後來逐漸為秦所佔。漆垣圓錢的形制和文字都不類秦幣,應該是漆垣未入秦時魏國或趙國鑄造的。“金斤”《說文》解釋為“劑斷也”,在戰國器物銘文中它均用為記重單位,不作動詞用。戰國時期一金斤之重不等,據貨幣測算,早期約12∼17克,晚期約10∼13克。

    圖四是楚國的蟻鼻錢,又稱“鬼臉錢”。此類錢幣面文多為單字,其含義大多還不是很清楚。這枚的面文是在已發現的蟻鼻錢中出現最多的,又見於楚國璽印。目前為很多人所接受的釋法是釋作“巽”,讀為“錢”。

    圖五是楚國金版,打有“郢□”二字戳記兩方。楚國金幣多打有戳印文字,故也有人稱之為“印子金”。“郢□”是這類戳印文字中最常見的一種。“郢”是楚國國都名。“□”字原形下部增從“又”,因此長期被誤釋為“爰”。楚國金幣過去也就多稱為“郢爰”。“□”讀為“稱”,表示這種金幣在使用時需臨時切割稱量。因此嚴格地講,它們雖然印有文字,其實並非真正的鑄幣。不過研究戰國文字的人習慣上將其歸入貨幣文字,我們在此也附帶加以介紹。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