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書籍]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作者:何友倫、林傳凱、房慧真、馬翊航、路那、溫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作者:何友倫、林傳凱、房慧真、馬翊航、路那、溫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深邃的微笑 您是第218個瀏覽者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

作者:何友倫、林傳凱、房慧真、馬翊航、路那、溫席昕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2/27



內容簡介
  電影是對話的起點,
  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手工裝訂,一個關鍵字一張插卡
  ◎每篇提供「教學提示」,重點一目瞭然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手冊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以不同類型的電影為文本,爬梳其中觸及的人權議題,整理成關鍵字,進而展現身處此時的台灣,我們如何以電影作為透鏡,觀察這些關鍵字與己身的關係。

  在《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一冊中,我們挑選了十個關鍵字:
#施水環、#丁窈窕、#女性政治受難者、#六張犁墓區、#獄中書信、#窩藏匪諜、#郵電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辦事清明的法官、#韓戰

  電影《第六十九信》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施水環的書信為引,試圖顯影施水環的最後一封空白家書,是一部透過影像挑戰歷史敘事的實驗之作。這十個關鍵字除了作為施水環遇難前的生命線索,也牽引出其他共同的受難經驗與狀態。「施水環」、「丁窈窕」、「郵電工作委員會」,令我們一窺曾出現在施水環身邊的人與事;「窩藏匪諜」、「獄中書信」、「辦事清明的法官」則在歷史書寫之中揭露無論是在實質(監獄、窩藏處)或抽象空間(戒嚴體制)中,身體囚禁的暴力經驗;「學生工作委員會」、「韓戰」則將國家暴力置入世界政治角力競逐的地緣政治脈絡,理解當時台人的理想與拼搏;而即便「女性政治受難者」與「六張犁墓區」代表生命的消逝,卻不駛向終結。

  所有人注視著相同的銀幕,卻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們期待,電影是對話的起點,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讀者感想
《流麻溝十五號》那一身紅裙,應該是少數屬於女性政治受難者的電影
她們之中有些人的陵寢直至今日,仍被黨國人士派人所警戒著

[ 本帖最後由 深邃的微笑 於 2023-11-1 01:33 編輯 ]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導讀

難以成為歷史的人

史惟筑

  人們死去後成為歷史;雕像死後成為藝術。
  ──《雕像也會死亡》

  有沒有可能人們死去後沒能成為歷史?
  如果有,是否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死去之後,在哪裡?

  1953年,法國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與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接受人類博物館的邀請拍了《雕像也會死亡》(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這部影片,拍攝動機源自一個看似簡單的提問:「為什麼古希臘與埃及藝術進了羅浮宮,而黑人藝術卻被放進人類博物館?」然而,用來回應這個問題的答案竟卻遭致長達十年的禁演。影片抨擊了法國殖民主義與種族主義替文明劃分了位階,人們不以藝術作品的價值做為「去哪裡」的判準,而是單看它們的出身。「去哪裡」成為影片指向性的浮標,去與不去伴隨著層層疊疊的問題意識與政治判准,以及文化選擇的政治路徑及文明死亡過程。

  《第六十九信》所欲處理的問題意識縱然與《雕像也會死亡》不盡相同,但後者的提問與觀點,特別是誰被決定去哪個博物館,以及用一種近似挖苦卻又一派正經的旁白口吻,在影片一開頭便註解歷史與藝術成形的法則,進而對照出《第六十九信》殘酷的真相:沒能成為歷史的人,哪也去不了。受難經驗的停滯形態需要「動詞」去跨越無法以歷史安魂的障礙,於是《第六十九信》提出了一則邀請與回應。

  大部分台灣二二八、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歷史記憶工作,首先面臨的難題並不是他們該「去哪裡」(該被安置在哪一種空間、形式),而是被「在哪裡」這更為複雜的命題所制肘。如果我們把「在」作為抽象的動詞概念,放在空間與時間的軸線上,前者在受難者個人、與他者關聯兩種生命型態上取徑,後者則在過去與未來對生命進行兩次叩問。以空間來思考,「在」首先試圖探問個人生命路徑:他們曾在哪理工作、生活?曾在哪裡遇見誰?在哪裡被抓?在哪裡受難?我們得知這些故事後,才有辦法讓他們成為歷史,也才有條件思索歷史要以什麼樣的形態與目標「去哪裡」。其次,將受難者與他者關聯,則是希望「在」能勾勒不同圈層的地緣政治景觀:團體與社會、社會與國家、國家與國際。這是希望了解受難者所屬的(政治或非政治)團體身處何種社會氛圍?這個社會,又被何種國家體制形塑?從國際關係的角度,該國家在世界政治角力中,又分屬哪個陣營?

  從時間維度來看,上述兩種生命形態的空間概念是立基於過去時間,而「在」也需要於生命結束之後進行第二次探問。政治受害的倖存者,得以親自建構「在哪裡」的歷史證言,也可以自身存在,牽引數道在歷史與當代社會間相互拉扯的觀察。然而被處以極刑的人,其經驗與記憶要如何在生命之後獲得延續,則面臨困難且困窘的雙重難題。「施水環」三個字便是一道讓人感到困窘的歷史難題。大部分的人不曾聽過她,誠如大部分缺少證言、歷史文件或「英雄式」受難經歷的大部分受難者一般,是死去後難以成為歷史的人,讓「在哪裡」成為歷史前後安置上的難處。

  不似《雕像也會死亡》中人死後便能成為歷史這般理所當然,於是,原本在成為歷史或藝術之後該去哪裡的路線問題,在「是否成為歷史」都無法確定的前提下,路徑順序出現了差異,「去哪裡」反倒成為有能力解決難題的引線與動能。當代台灣人一肩扛起責任,決意將受難主體先置入人權與歷史正義的向度,再努力尋找歷史書寫與創作的方法。「在哪裡」也順勢成為指引記憶所能、所繫之所的座標,並從個人與他者的空間維度中另闢蹊徑。

  六位作者所提出的十個關鍵字,拓鑿了通往施水環的生命路徑,提供個人生命「在哪裡」的歷史線索。《第六十九信》中的施水環除了是她自己,更作為其他受難魂的共同體,因此這些關鍵詞除了作為施水環遇難前的生命線索,也牽引出其他共同的受難經驗與狀態。「施水環」、「丁窈窕」、「郵電工作委員會」,令我們一窺曾出現在施水環身邊的人與事;「窩藏匪諜」、「獄中書信」、「辦事清明的法官」則在歷史書寫之中揭露無論是在實質(監獄、窩藏處)或抽象空間(戒嚴體制)中,身體囚禁的暴力經驗;「學生工作委員會」、「韓戰」則將國家暴力置入世界政治角力競逐的地緣政治脈絡,理解當時台人的理想與拼搏;而即便「女性政治受難者」與「六張犁墓區」代表生命的消逝,卻不駛向終結。至少,當代歷史與影像工作者努力不讓它們成為終結之所。

  於是,生命在消逝之後得以續存,是這些書寫組成的樂譜,讓閱讀文字後敲響的樂音,讓原本無法成為歷史的存在,在一篇又一篇的章節中,停留、駐守、再啟程。生命終結後所進行的第二次叩問,是讓文字為受難者曾經「在哪裡」定錨,再藉由篇章之間所交錯的聲響音迴,讓過去成為未來;不只能成為記憶在永恆的當代中駐留,更能再度啟程,去到更遠的可能。如,《第六十九信》。

  它是導演為施水環最後一封未完書信所勾勒的思念,也是向她道別的禮物。歷史縱仍留下諸多遺憾與悵然,道別的言語卻在想像與探索間,讓歷史的未竟之業開展出深邃無垠的記憶星河:該如何記憶你?是否這般記述他?在朝向你的模擬姿態中,伸手即能撫觸被掠奪自由的傷?藝術提供一處安置之所,照亮隱跡的溫柔與意念。歷史或許無法翻轉,但美學始終可以想像,讓曾失去黑夜白晝與我們的共在,至此成為影像上永恆綻放的光點,實現那則施水環交予丁窈窕的祝願,也是我們為所有受難者祝禱時的信念:「祝你就像無雲天空中的星星/永遠不會消失/並永遠美麗」。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2-22 19:48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19439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