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貨幣有什麼用?利潤從哪裡來?

貨幣有什麼用?利潤從哪裡來?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藍晶 您是第2287個瀏覽者
希臘錢幣博物館規模不大,也許是因為展品小,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流連其中,會產生一種重回古希臘的衝動。奇妙的感覺來自這些小小的銀幣,既然擁有歐元可以來歐洲,似乎擁有這些貨幣就可以去古希臘。無奈空間能易換,時光難倒流。博物館藏品中很多錢幣是窖藏出土,保存完好,光亮如新,只有旁邊擺放的、曾經盛裝它們的陶罐顯示出歲月的痕跡,像一個忠誠的僕人訴說著怎樣歷盡千年、劫後餘生的經歷。而真正的主人卻渾然不覺,依然享有受人尊敬的榮耀,只不過地點從集市搬到了博物館。


雅典城邦銀幣

古希臘貨幣主要用銀,少數城邦也用過銅。西元前6世紀雅典附近發現大銀礦,成為雅典城邦的重要財富,製造出大量銀幣,為提高商業水準發揮出巨大作用。古希臘銀幣製作精美,舉世聞名,通常是兩面都有圖案,或神像或動物,尤其打制人像的傳統延續至今,為許多歷史人物保留了相貌。古希臘很多城邦都打制自己的銀幣,各具特色,不過彼此的成色、重量趨同,可以通行。雅典城邦的銀幣非常有代表性,呈圓形,直徑25毫米左右,單位是四德拉克馬(古希臘貨幣單位),重17克左右。正面是雅典城邦守護神雅典娜的側面像,面朝右,戴頭盔,杏眼圓睜,端莊典雅。背面是一隻貓頭鷹,身體側立,轉頭正視,憨態可掬,左側有三片橄欖葉和一彎殘月,右側是古希臘文“雅典”。傳說貓頭鷹是雅典娜的守護鳥,説明夜間傳遞消息,是智慧的象徵。殘月是紀念西元前480年的薩拉米斯灣海戰,當時月亮的位元相處於殘月狀態。貓頭鷹在中國俗稱“夜貓子”,叫聲難聽,民間視為不祥之物,沒想到在古代雅典城居然地位崇高,還被打制在貨幣上,流傳千古。中國的貓頭鷹們只能感歎生不逢時、生不逢地了。

古希臘錢幣的形制明顯與現代大部分國家的硬幣相似,包括中國。而同時期中國的錢幣上沒有圖像,全是文字,而且形制差異極大。中國在東周產生了分散的貨幣體系,主要是銅鑄幣,楚國地區有少量切割黃金作為貨幣使用的遺存。中國東部少銀礦,未能鑄造和使用銀幣,是一個缺憾。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鑄錢,有刀幣、布幣、圜錢、蟻鼻錢等。刀幣源於兵器,布幣源於農具,圜錢源於紡輪,蟻鼻錢源于海貝,放在一起,像小孩子玩過家家的玩具。這些錢幣與古希臘錢幣相比,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其中齊國的刀幣鑄造精良,古樸大器,非常有名。不過由於錢幣形狀不一,幣值不一,給交易造成不便,犯了大忌。後來秦滅六國,統一貨幣,鑄秦半兩。從此中國錢幣定型為圓形方孔錢,直至清末。


中國早期金屬貨幣。從銅貝開始,逐漸分化出刀幣、布幣、圜錢、蟻鼻錢等,後統一為秦半兩。

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俗稱為錢。“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掙錢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一定是為了掙錢。”這些話常被引用。不過在沒有貨幣的年代,都無從談起。因為世上本沒有錢,只不過人越來越多,社會越來越複雜,才有了錢。

貨幣起源於較為複雜的商品交換,準確的時間很難確定。因為早期的一般等價物同時也是商品,即使起到貨幣的功能,如果缺乏資料,也很難證明。中國關於財富的字多含“貝”,甲骨文中就有“貝”字,但是並不能肯定商朝的貝有貨幣功能,因為作為裝飾品貝的價值也很高,可以代表財富。除了天然貝外,還有仿製的骨貝、銅貝、包金貝等。西周時生銅已經是重要的支付手段,因此部分銅貝可能具有貨幣功能,而且出土數量很多。

兩河流域和古埃及早期有用貴金屬支付的記載,但都是計重使用,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貨幣遺存。古印度的貨幣最早出現在西元前5世紀左右,是打制銀幣,明顯受到西亞的影響。世界最早的貴金屬貨幣出現在西元前7世紀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材質是一種天然金銀合金,俗稱“琥珀金”,壓有印記,按照統一的標準重量使用。呂底亞的錢幣鑄造技術向東西傳播,影響到波斯和古希臘。呂底亞也被認為屬於古希臘,其實更應該屬於東西過渡地區,西元前546年亡于波斯。


呂底亞打制的金銀幣

貨幣的功能很多,通常認為有價值尺度(計價)、流通手段、貯藏工具、支付手段。各種功能間有明顯的內在聯繫,很難獨立顯現。其中前兩種功能最重要,簡單表述就是交易各方都認可貨幣的價值,而且能方便完成交易。而後兩種功能的商品性依然很重。早期人類在經過長期實踐後,發現穀物、布帛等作為一般等價物會腐爛消亡,不利於交換的穩定性和長期性,而金屬有長生不老的特性,於是先後不約而同都選擇金屬作為主要貨幣材質,最常見的就是金銀銅。

金屬是人類繼木材、石材後,開發的主要材料,其中金銀銅鐵重要性靠前。這是四種神奇的金屬,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另外金銀銅鐵在自然界的存量從少到多,耐氧化性從高到低。因此依據珍稀度和光澤度體現出的單位價值從高到低,一直延續到今天。通常情況下,絕不會見到某人戴一圈鏽跡斑斑的鐵質項鍊來炫耀,罪犯也不會帶上金質腳鐐。

由於有天然金的存在,加上過於耀眼,黃金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之一。黃金硬度低、產量少,在生產中實用性很差,早期除了做裝飾品,並無太多其它用途。大自然中缺少天然鐵,熔點又高,所以發現最晚。不過鐵的硬度高、產量大,適於製造兵器和工具。煉鐵在古代屬於高科技,很多技術難題一直到現在還在精益求精。銀銅居中,銀靠近金,銅靠近鐵。銅是最早大規模應用的金屬,當煉鐵技術成熟後,在生產領域的很大範圍內才被鐵替代。銅後來主要用於製造生活器具和銅錢,和銀相似,但是值低。

金銀銅在化學元素週期表中排在同一列,性能相似,都是製造錢幣的好材料。黃金量少,大額支付和貯藏功能顯著。銀銅量大,可以大量製造錢幣,發揮出重要的計價和流通功能。有觀點說圓形方孔錢表明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的理解和認識,此說過於牽強。古今硬幣多為圓形,只是為了照顧手感,便於碼放和清點,並無深意。古希臘人鑄造圓形銀幣,並不能表明他們認為地球是圓的,儘管有個別人這麼認為。中國銅錢有方孔是因為中國製錢工藝為鑄造,而其他地區多為打制。鑄造銅錢時,邊緣流淌銅液不勻,易產生毛刺,不便使用,必須銼邊。中間留一方孔,用方形金屬條或竹木條貫穿,固定銅錢,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才會有“掉進錢眼兒”等中國特有的修辭方式。


左圖是古希臘製造錢幣示意圖。右圖是《天工開物》中銼錢圖,銅錢和人的比例有些不協調。

貨幣製造,古希臘主要用銀,中國主要用銅,各自貨幣體系獨立時看不出太大差異。區別是古希臘的銀幣在中國可以作為貴金屬流通,而中國的銅幣在古希臘可能起不到貨幣作用。這種區別對後世的影響可能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貨幣的誕生帶出利潤的產生,不僅強化私有制,而且逐步將人類社會的各種物品、利益貨幣化,甚至包括道德和靈魂。利潤就是價差,由收入減去成本(包括稅費),看似簡單,但是從古至今爭議不斷。最大的矛盾在於生產本身不產生利潤,只有通過商品交換、貨幣買賣才能產生,並且由商人首先獲得,再流向其它經濟層面。這讓很多生產者、思想家、統治者忿忿不平,成為社會的主要問題之一。商人的經濟地位在歷史中普遍較高,相反文化地位很低,大部分的貶義詞都可以扣在商人頭上。文學家對商人口誅筆伐,當權者對商人愛恨交加,也經常是除之而後快。商人憑藉利潤支撐,擁有財富,功勞很大,卻不被歷史尊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過在最初的商品交換中,因為沒有貨幣的參與,所以利潤不明顯,商人還處於雛形階段。

一般認為當人們的收穫在滿足基本物質需求後,對於多餘的物品便產生了交換的意願。事實上在此之前,也就是還沒有多餘物品的情況下,人類就應該有交換行為。這是由於生產單一性與需求多樣性之間的矛盾造成的。如果一位天才能夠自己生產從土豆到登月飛船之間的所有產品,還能從事文學和音樂的創作,滿足所有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那麼他根本不需要商品交換,當然這不可能。相對於生產而言,人類的需求實在是難以琢磨,從廣義上說無法量化,幾乎是無限的。這與經濟學中可量化的需求不同,所以這對矛盾還可以表述為生產的有限性和需求的無限性。

人類最早的商品交換發生在原始部落之間,比如農耕部落和漁獵部落,糧食換野味,目的是獵奇、調劑口味、葷素搭配,沒有商業追求。在當時條件下,很難判定等重的黃金和糧食進行交換,到底誰賠誰賺。有些在今天看來非常離譜的交換行為都曾經很正常,與現在兒童間的交換行為類似。後世鬧饑荒或進行戰爭的年份也會出現同樣情況,不過要將其視為特例。

後來隨著社會分工,遊牧業和手工業出現,產品的數量和種類逐漸增多。尤其是手工業者,必須要進行商品交換,否則會餓死。但是由於生產力還很低下,交換量占生產量的比重很低,手工業也只處於萌芽狀態。通過貿易往來完成的商品交換,緩解了生產單一性和需求多樣性之間的矛盾,將資源和產品在人類生活中重新分配,提高效率,促進社會進步。

進入早期文明後,生產力提高,區域內部的交換變得更加頻繁。甚至還出現國家級別的商品交換,最早是兩河文明內部、兩河與古埃及之間。但是這兩個地區的產品結構比較相似,除了土特產和部分手工業商品外,不能提供更多的差異化商品。這一時期基本為易貨貿易,總量小,品種少,沒能產生廣泛流通的有效貨幣。

在貨幣被貿易活動逐漸採納之後,利潤從黑暗中竄出,突然站在了聚光燈下,成為商業活動的主角。無利不起早,蒼蠅也是肉。對利潤的追求成為商人的遺傳基因,並轉換為社會前進的巨大推動力之一。起初能量很小,但是當古希臘人加入後,平淡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人類再也不能回避利潤的光輝和陰影了。

古希臘人以貿易立國,商品大量出口,橄欖油、葡萄酒、陶器都是支柱產業。現代人也會用到這三種商品,但是在生活支出中比例很小,甚至很多人對此都沒有需求。但是當時它們都是貨真價實的高附加值商品,享譽地中海。其他地區的人對這些商品夢寐以求,尤其是上層的富裕階層。通過商品交換,古希臘人積累了大量物資和財富,最終稱雄地中海。古希臘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鼻祖,而且商人的社會地位比現在還高。商人們遵守契約,利用市場規律,分工合作,分配利益。各城邦都有自己的強項,能做到以銷定產。所獲利潤,除了向軍事和政治領域滲透外,也向生產技術環節輸血,大搞研發。比如陶器,原料不過是粘土,而經過加工,化腐朽為神奇,賣出了黃金價。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得益於生產力的提高、分工的細化、交通的改善和大諸侯國政權的相對穩定,逐漸出現較為頻繁的商貿往來,形成較為發達的商品經濟體系,金屬貨幣的大量使用是最好的例證。許多諸侯國的都城都是商業中心,人口密集,還形成了商人階層。只是因為缺乏資料,否則可以排出中國最早的富豪榜。春秋時越國人范蠡化名朱公,辭官下海經商致富,攜美女西施歸隱太湖的故事千古流傳,比陶淵明式的淡泊清高更令普通民眾嚮往。不過商人的政治地位並不高,只是貴族的附庸。從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看,當時交易的商品以地域特產為主,缺少大規模生產的高附加值商品。商人和商品的差異不僅折射出中國早期商業和古希臘的不同,也反映出社會的不同。

如果通過商業活動進行的分配能完全解決生產和需求的矛盾,歷史的進程將變得非常簡單,但是結果並非如此。貨幣和利潤的出現導致社會財富增加,反而加劇不公平現象的氾濫,對此人們還得長期依賴另一種更古老的分配方式。它更有文化內涵,人類對其恨之入骨,卻又津津樂道,史書記述著墨最多,想到未來又擔驚受怕。它不像商業有買有賣,和氣生財,而是有攻有守,暴力獲益。這就是戰爭。
<strong>前陣子三次元太忙都沒能來論壇  剛回歸  會趕緊把完結/連載進度補上  請耐心多等我幾天T^T

造成不便  請多見諒(跪)
<strong>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1 23:39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22019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