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
琰容
今日詩、明日歌與昨日詩
文徵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名璧,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共稱「吳中四才子」。寫有提倡「今日事今日畢」的《今日詩》流傳於世。其詩曰: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文徵明之次子文嘉(一五○一∼一五八三)字休承,號文水。寫有繼乃父的《今日詩》的《明日歌》,以「明日」續「今日」,都是提醒惜時之作。歌云: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長期來,有許多人認為《明日歌》係清代錢鶴灘所作。其實他是抄錄的,抄錄時僅僅改動了幾個字。如將「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改為「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改為「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在抄錄時,錢鶴灘又沒有註明出處和作者,致使他的本家晚輩錢泳將此歌收入他的《履園叢話》時,便認定是錢鶴灘所作,以致誤傳至今。
《今日詩》與《明日歌》,樸實無華、音韻鏗鏘,耐人尋味,別具風格,含有一種懾取人心的魅力,因此,幾百年來,人們樂道不衰,有口皆碑。
今人徐傳德先生讀了《今日詩》和《明日歌》之後,深有感觸:回想自己往日學習不勤,今日徒有懊惱,確無實益。於是便自編《昨日詩》一首以自勉。其詩云: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懊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筆者以為《今日詩》、《明日歌》或是《昨日詩》,都是勸人把握今日。只有今日事今日做,才不辜負昨日的成就,才能更好地創造明日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