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歷史] 蒙古帝國

回應 qoomnly 第 2 篇文章 補充 成吉思汗墓迷團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7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撒手人寰,由於實行「密葬」,成吉思汗墓

究竟藏在哪裡?為後人留下長久謎團。幾百年來人們四處打探但是一無所

獲。

    最近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在國內媒體出現:日本和蒙古聯合考古隊宣佈在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附近發現了成吉思汗的墓地。據稱如果屬實,相信將成

為轟動世界的考古發現。

    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兩位對蒙古歷史尤其是成吉思汗有過較長時間研究

的學者,一位是內蒙古社科院的研究員潘照東,一位是前不久在中央電視

台熱播的電視劇《成吉思汗》的編劇朱耀廷。無一例外,兩位學者均對這

個消息的可靠程度表示出謹慎的質疑。

    目前所發現的證據還不足以證明就是成吉思汗墓。

    據報道,在距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以東250公里的阿弗拉格地區發現的遺

跡,日本考察隊的隊員們找到了一處人工修建的平台,據認為它可能是成

吉思汗死後用來進行祭祀儀式的地方,此外還有一些埋有馬匹骸骨的土

坑。


    「發現戰馬就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墓地?這缺乏必然聯繫。」內蒙古社

科院研究員潘照東表示了明確的質疑。他認為,根據歷史記載,成吉思汗

是1227年盛夏季節來到六盤山避暑時去世,六盤山位於今天我國甘肅清


水縣。而此次日本和蒙古考古隊是在蒙古北邊發現墓地,兩者距離遙遠。

潘照東說,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俗,人去世三天內就應該處理掉,為的是

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對於成吉思汗這樣的偉人,按照傳統風

俗,應該考慮到這些因素。但是,從六盤山到現在據稱發現了墓地的這個

地點,路程相當遙遠,按照當時的交通條件,三天內很難到達。盛夏季

節,幾千里路,要保證遺體不腐爛,同時過山涉水,還要穿過沙漠,這些

問題三天之內很難解決。



    電視劇《成吉思汗》的編劇朱耀廷研究蒙古史20多年,他也認為,僅僅

從消息內容來看還缺乏可信度,根據史料記載,還有很多蒙古的統治者和


高級將領埋葬在現在的烏蘭巴托附近,這些人的墓地有隨葬的馬匹等物非

常正常,不能據此就看作是成吉思汗的墓地,不能說發現馬匹骸骨就說發

現了墓地。成吉思汗等人的墓地是深埋密埋。在清朝以後受到中原文化的


影響,有些也立陵墓,過去是「不封不樹」,地面上不應該有現在有些報


道中稱發現的「祭祀用大石頭」,既然有這麼顯眼的標誌,就不能稱其為


密葬了。前兩年,美國考古隊稱發現成吉思汗墓 碑,後來被證明是匈奴墓碑。

    成吉思汗墓眾說紛紜。

    埋葬成吉思汗的地方說法很多。各國考古專家針對關於成吉思汗墓地確

切位置的圈定,比較認同四個地點。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

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蒙古國杭愛山;三是位於中國甘肅的六盤

山;四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的千里山。潘照東傾向於認

為,成吉思汗的墓地在鄂爾多斯,位於鄂爾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發現的石

窟附近可能是成吉思汗真正的墓地。遺跡離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成吉思汗陵

不足200公里,地貌、地名等特徵,與《蒙古秘史》、《史集》、《蒙兀

兒史記》等史料中有關成吉思汗葬地的描述極其吻合。石窟曾是成吉思汗

養傷時所住。

    在阿爾寨山的第28號石窟中,有一幅壁畫與成吉思汗的安葬關係密切。

潘照東認為,這幅壁畫應該是《成吉思汗安葬圖》。

    潘照東認為,成吉思汗的墓地有可能在附近。這裡曾是成吉思汗的大後

方,駐紮了重兵,而且距離六盤山的距離在三天之內完全可以到達。


    朱耀廷傾向於認為成吉思汗埋葬在了烏蘭巴托附近的薩裡川,這裡是成

吉思汗的老家,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他也同意衣冠塚就在鄂爾多斯

附近,鄂爾多斯的著名的「八百室」。也就是屍體在一處,用過的物品在

另外一處專門供後人祭祀。

    我國內蒙古已有一座「成吉思汗陵」。不過內蒙古的「成陵」是「衣冠

塚」,類似於敖包(蒙古人祭祀先人的場所),並非埋葬地,只是安奉衣

冠,陵墓內沒有屍骨。

專家認為發現成吉思汗墓必須具備幾大要素。

    1227年,成吉思汗南征西夏時逝於軍中。《元史》記載,「太祖22年

圍西夏,閏五避暑於六盤山,六月西夏降,八月崩於薩裡川哈剌圖行宮,

葬於起輦谷。」

    潘照東認為,發現成吉思汗墓必須具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首先要有

棺槨,其次要有物證,像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東西,其次還要有確切的文

字記載,比如石刻石碑之類的記載。否則,就無法證明現在發現的是成吉

思汗墓。

    朱耀廷介紹說,僅僅依據目前的情況還不足以說明就是成吉思汗墓。要

發現墓地,同樣應該有棺槨,據史料記載,當時是把橡木中間剖開,然後

為了防止木材腐爛解體,用3到4根金箍箍上。《成吉思汗———中國北方

草原遊牧文化大展》上展出了一 只獨木棺,是中國考古界第一次揭開元

代蒙古人的棺木秘密。如果發現成吉思汗墓地,必須要找到這三根金箍。

因為金子是永遠不會爛的。還應該有大量的隨葬品,據記載,成吉思汗隨

葬的除了武器和弓箭,還要有戰馬和宮女,至於金銀財寶,很多人有不同

看法,但是起碼隨葬的東西應該有。


專家認為發掘成吉思汗墓違背了風俗和傳統。

    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後,陵墓深埋,萬馬踏平,

地面未留任何痕跡,掘陵者全部遭處死。不少探險家認為,至今未被發現

的成吉思汗陵墓裡邊埋藏的無數寶藏肯定沒人動過。


    所謂密葬,另據元末葉子奇的《草木子》記載,成吉思汗下葬後,為保

密起見,除馬匹踏平墓地外,為便於日後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墳上

殺死了一隻駝羔,將羔血撒於其上,並派騎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

長出以後,墓地與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時,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

成吉思汗,就讓當時被殺駝羔的母駝作為嚮導,如果母駱駝在一個地方久

久徘徊,哀鳴不已,那麼這個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這種「密葬」方式當時很普遍。不僅成吉思汗,蒙元所有君主的墓地,

到現在一個也沒有發現。

    朱耀廷介紹說,按照蒙古族的傳統,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讓後

人發現,對於後人來講,應該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孫也不希望成吉思

汗墓被發掘。按照傳統觀念,蒙古人認為,挖掘土地會帶來壞運氣,而觸

動祖先的墳墓會毀滅他的靈魂。

    潘照東更是語出驚人,「我們以後也很可能找不到確鑿的埋葬地點,也

許成吉思汗什麼都沒有留下。我們的思路一直是錯誤的。」


    他介紹,當時蒙古人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認為人的肉身來自於大自

然,去世了也應該回歸大自然。早日安葬,靈魂方可升天。因此,成吉思

汗陵供奉的銀棺靈樞中,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時的靈魂吸附物———白

公駝頂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遺骸。他介紹,按照記載,成吉思汗去世

時,拿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氣了,

說明靈魂已經附著在這片白色駝毛上,這時遺體就可以處理掉,而把這團

駝毛保存在衣冠塚裡。據潘照東介紹,上世紀50年代成陵落成時,曾經打

開過,曾發現了這團駝毛。可惜的是,後來「文化大革命」,衣冠塚裡的

馬鞍、弓箭,全部被毀棄掉,現在真正屬於成吉思汗的貼身物品一個都

沒有了。

    「也許我們後來者一直思路有問題,總是希望挖掘出什麼東西,而實際

上根本沒有。」他不贊成大規模挖掘成陵,按照蒙古族傳統,打攪死者靈

魂,是對死者的不敬,遺體沒有保存價值,關鍵是靈魂不滅。大規模的考

古,已經違反了草原祭祀文化,遭到反對,實際證明,一直也沒有弄出什

麼來。

    潘照東認為,現在日本炒作這個事情是有背景的。再有一年多就是成吉

思汗創汗800年,蒙古準備搞紀念活動,但是目前世界公認,只知道成吉

思汗是在蒙古出生,其他的文物、遺跡幾乎都在中國境內,確切記載的都

沒有,紀念活動顯得比較空,「炒作這個事情,背後其實要借題發揮」。

    朱耀廷講,蒙古國總統來華訪問期間,中央電視台的水均益曾經問過類

似的問題,蒙古國總統說,我該遵循成吉思汗的遺囑,讓他的陵墓永遠不

讓世人知道,成吉思汗陵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這不重要,讓願意猜

謎的人們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4 01:02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17767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