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文學] 《周易》簡介

回應 qoomnly 第 2 篇文章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事實上
易經是真的很難懂得


乾 爻辭 初九 潛龍勿用

爻辭:初九,潛龍勿用。

乾卦初九爻,以潛龍為象,

說明陽剛處於初始階段,需養精蓄銳,等待時機,不可盲動。

象徵陽剛蓄積時,如同潛伏的龍,暫時不要有所做為。

子貢說:「龍之所以象陽也。」龍世上古人類最崇敬的生物,

而且相信它是具有神靈的作用,介於天地人之間的動物,

因此借用其功能說明卦爻變化的不可捉模而可以想像的狀態。

龍之德性是變化莫測、隱現無常。正合易經原理「變動不居」的象徵。

「勿」代表了不可用、不必用、不能用,在其不可知不可量當中,不可用。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可以活六十年的話,可以細分成六個階段,每個階段約長達十年,初生到十歲可以坐在乾卦的第一爻的座位上,十歲到廿歲可以坐在乾卦的第二爻的位置上……,以此類推,當你坐在第一爻時,能力很小,只能受教育而不能影響別人、改變別人,此龍因為年紀尚幼,想學想用都不能,所以被稱為潛龍,勿用就是不能也不行,具備龍的能力,卻需要時間才能長大,好像一個嬰兒總不能「不會坐」就想學走路吧。



到了十歲(或八歲)入學讀書,就叫做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裡的大人不是當官的或是皇帝,而是老師,這個階段唯一可做的是虛心向學,潛龍是在地底下,(見=顯現)龍則在地上。



到了第三爻,廿歲到卅歲,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乾乾是不息的意思,「若」翻譯成「的樣子、的態度」,這隻龍已經具備了龍的形狀,就是長大成人的意思,眼睛往上面看每個(大人長輩)位置上都有人,也都很強,往下面看,看到第二爻是那麼認真地學習,於是自知不是很強,就依然自強不息地學習,既使到了晚上本來應該鬆懈下來休息休息,卻依然警覺性很高的態度,自覺能力不足,這裡的厲也是不能解釋成很厲害,而是有危機意識(知厲),廿歲到卅歲的人學問本來就高低難辨,自傲或是自謙,往往在一念之間,自謙則無咎,能不能更上層樓要看努力不懈的程度,自傲則無法「成龍」,這隻龍的位置在山與田之間。



以上三爻代表一個人的內在學識、德能、修養,是否如天一樣(不斷地累積成「大」),第四爻站上了臣位,就是要成家立業,學以致用,靈活應用不是簡單的事,能力不夠怎麼辦呢,從山上(退省)回到「水」邊繼續學習「智慧」,爻辭或躍在淵,無咎,可不是這隻龍喜歡玩水喔,是向下躍入深水、深淵中,幹麻呢,就是知道自己學識不足,退思以增強自己的德能,無咎,就是說這樣子做(退思)是不會有過失的,這隻龍的位置,因為是外卦的第一爻,不同於潛龍,是有時候在上有時候向下躍入深淵遊走的龍,簡稱遊龍。



年紀大約四五十歲以上,不僅僅是一家之主,還極有可能是一國之主,上了君王的至尊之位,有如飛龍在天,名望地位都很高,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裡的大人是比你老的人,比喻智慧很高的長者、德高望重的前輩、包括古聖先賢,也就是上爻,見他們做甚麼呢?學習如何當一個好國君阿,不是當上了皇帝就可以目空一切,有了絕對的生殺大權,就去胡作非為,而是要使自己成為最受歡迎、最受愛戴、最受景仰的好國君,立德立言立功,龍行雨施,恩澤遍及天下,可不是容易的事喔,這隻龍是在天上飛的飛龍。



第六爻,是亢龍有悔(亢是極高的意思),請問大家至剛的龍會不會有終點呢?會不會死呢?答案:不會,說的容易,解釋來聽聽看,否則怎能相信,哪裡有人是不會死的呢?易經裡哪裡有說人是不會死的,哪一個皇帝是萬萬歲的呢?你要說龍不會死誰會相信呢?答案:這個靈感是今天出現的,昨日之前作夢都夢不到;古時候的人睡覺是睡在「炕」上的,炕上睡的是人,不是死人,從前的人稱死去的人叫做鬼,鬼就是歸去的「人」,雖然肉體沒了,依然是「人」,炕這個字沒有火,就是亢龍的「亢」,這隻龍睡在沒有火的炕上,沒有肉體只剩下「神魂」,懂了嗎?這隻龍叫做「神龍」;乾卦六爻都沒有吉凶,吉利吉利,兩個「利」見大人,連個吉字都懶得寫,到了化為神龍,卻還得到一個「有悔」,就是有所悔恨的意思,受萬民敬仰的國君死了變成神龍為甚麼會有悔呢?沒得到善終已經很難看了,居然還好像有那麼一點點的悔不當初,原因是我們這些後輩晚生造成的,有事沒事都要占卜一下,害他們死後的神靈都不得安寧,沒有悔恨才怪呢,你以為卜卦會那麼神奇是誰在辛苦呢,是這些亢龍、神龍啊,我則喜歡稱他們為古聖先賢。



(附加說明)。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解釋:沒有頭的龍會被想像成被斷頭的龍,怎麼看都不像有吉祥的感覺,因為這不是一隻被斷了頭的龍,而是,一隻龍一隻龍一直產生出來,前面那隻死了後面那隻又接續下去,好像「天」一樣運行不停,無始也無終,看到一群龍不斷地延續下去,怎麼會是不吉祥的呢?(注意:用九之吉,及於六爻,六爻皆有隱形於後的吉祥)



接下來看看,《000,000+000,001+……+111,110+111,111=1,六十四卦總合等於這一卦》,霧煞煞對不對,這一卦不必看互卦但是這一卦集合了六十四卦的變化於一身,比方說:如果易經總共有一百種變化的話,你就不能只用九十九種變化來解釋它,簡單說明如下:



當你站在初九爻上面的時候,這一爻陽爻變成陰爻的話,它就是一隻「地(土)龍」,本來的1變成0,地上爬的嬰兒雖有陽的內在,小孩也只能用「弱小」來形容,故為潛龍勿用不能用

站在第二爻時,它會變成一隻「火龍」,本來的111變成101,(受老師的光照)。

站在第三爻時,它會變成一隻「水龍」,111變成010,(不求上進的話,會比上下爻長嗎?)。

站在第四爻時,它會變成一隻「風(木)龍」,111變成110,隨陽應變,始於陰小終於陽大。

站在第五爻時,它會變成一隻「金龍」,111變成更大的111,(金龍乃天龍,另行說明於後)。

看得出來嗎,它是按五行金木水火土排列的,上爻神龍無形體,當然不在五行之中。



九五至尊的龍、金龍,或叫做天龍,常常聽到天龍八部或八部天龍,八部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一隻金龍集一切美善於一身,擁有八種(全部)德性之意,八卦的八種德性應該知道吧,比較不懂的,如艮山有止惡、止於至善的德性,乾的德性是天道、天德,運行有規律、綱常且不停歇(天行健)、利及天下而不居德,坤有厚生、順德,巽有調節、巽入(化暴戾之氣為祥和)、如沐春風,雷有懲惡揚善,水有雨潤、啟智、知慧,火有明德,澤有恩澤普施之德……等等。

TOP

補充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乾卦六爻的爻辭:



初九 【潛龍勿用】 。意即,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



亦解為蛟龍隱藏蟄伏,不為世所知。比喻賢才遭埋沒,不受重用。



《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意即,初期階段,應暫時潛藏。



乾卦卦辭以天為象徵,六爻的爻辭以龍為象徵。



龍乃善變之物,可潛水,行地,飛天三棲,取龍為象,目的是假象寓意,以明變化。



您可以結合 見龍在田,【飛龍在天】 ,【亢龍有悔】 等等來幫助理解。



舉例句子:



少數為官之人,在大展鴻圖之勢,卻也曾「潛龍勿用」,必須處處隱忍,不能輕舉妄動。



1 易經古文

乾為天

第一卦

乾乾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享.利.貞.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 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脩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捨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5 03:23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4438 秒, 數據庫查詢 9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