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方歷史] 法國宗教戰爭

法國宗教戰爭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雷倩倩 您是第1037個瀏覽者
法國宗教戰爭(法語: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諾戰爭。是發生在十六世紀法國連續八次的宗教戰爭,最終它對十六世紀的法國造成了破壞。






編年史




第一次宗教戰爭 (1562–1563)



開始於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對新教徒在瓦西鎮的大屠殺,以1563年3月19日頒布安布魯瓦敕令,保證了新教徒的信仰自由結束。





第二次宗教戰爭 (1567–1568)

1567年–1568年:開始於新教徒試圖劫持國王,圍攻巴黎。第二次戰爭以簽訂隆朱莫條約而告終。





概要

1567年9月:莫城突襲

1567年11月10日:聖但尼戰役

1568年3月23日:隆朱莫條約





第三次宗教戰爭 (1569–1570)


1568年–1570年:新教徒和西方的對抗,帶來了第三次戰爭。而它以簽訂聖日耳曼敕令,確定設立新教的設防安全區(城堡)為結束的標誌。




概要


1568年8月:逮捕新教徒首腦孔代親王路易一世·德·波旁和海軍上將加斯帕爾·德·科利尼

1569年3月13日:雅爾奈克戰役

1569年10月3日:蒙孔圖爾戰役

1570年8月8日:聖日耳曼敕令



第四次宗教戰爭 (1572–1573)


1572年–1573年:第四次戰爭開始於駭人聽聞的1572年8月24日的聖巴托洛繆大屠殺,由此對抗激化。




概要



1572年8月23日到8月23日夜間:聖巴托洛繆大屠殺。

1573年7月:布羅尼調解協定





第五次宗教戰爭 (1574–1576)


1574年–1576年:開始於新教領袖孔代親王亨利一世·德·波旁和納瓦拉的亨利從宮廷的逃亡。最後簽訂了博略和約,給予了新教徒更多的宗教自由。




概要


1575年10月10日:多爾芒戰役

1576年5月6日:博略和約




第六次宗教戰爭 (1576–1577)


1576年–1577年:由吉斯家族領導的天主教神聖聯盟的組成,標誌第六次戰爭的開端,簽訂了edit de Poitiers,以限制新教徒的宗教自由.




概要


1577年9月17日:貝爾熱拉克和約

1577年10月8日:普瓦捷敕令。



第七次宗教戰爭 (?–1580)

1579年–1580年:以亨利三世解散神聖同盟開始。最後簽訂Fleix和約,約定新教徒對設防安全區有6年支配權。



概要


1580年11月26日:Fleix和約

1579年2月28日:Nerac敕令







第八次宗教戰爭 (1584–1593)




1585年–1598年:新教的盟友荷蘭人反抗西班牙的統治成為當時新教和天主教對抗的重要轉折點。當時天主教徒已經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聯盟。1588年街壘日後亨利三世不再擁有巴黎,他非常厭惡神聖同盟,為了破壞神聖同盟,他於1588年在布盧瓦暗殺了天主教徒的領袖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和他的兄弟第二代吉斯樞機主教路易二世·德·吉斯。暗殺者是個狂熱的教士。納瓦拉的亨利成為了法國的國王,亨利四世。亨利四世為了收回國土和拒絕承認新教國王的神聖同盟作戰;為了得到人民的擁護,他於1593年重新加入天主教。巴黎的大門由此而為他打開。之後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在1595年和1598年挑起了戰爭,最後簽訂Vervins和約。亨利四世通過1598年的宗教寬容的南特敕令調解了宗教上的問題。




概要


1587年10月20日:庫特拉戰役

1588年5月12日:街壘日

1589年9月21日:阿爾克戰役

1590年3月14日:伊夫里戰役

1593年7月25日:亨利四世改信天主教

1598年4月13日:南特敕令
在線區會員請注意.....所有疑問都請入帖~~
http://ds-hk.net/thread-206617-1-1.html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3 18:10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9062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