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資訊] 腸道菌種 決定胖瘦

腸道菌種 決定胖瘦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向晴 您是第556個瀏覽者
腸道菌種 決定胖瘦
更新日期:2009/11/14 00:27 【台北訊】

如果你曾經與肥胖對戰過,那你對減肥大戰中的要角肯定十分熟悉:飲食、運動和你的基因。不過科學家早就知道,以上三要素不足以解釋每個肥胖案例。

最新研究發現,另一個造成體重增加、長期以來一直被忽略的重要元素,就是消化道的細菌。

「時代雜誌」(Time)引述昨天刊載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

這些細菌技術上稱為消化道微生物,一個有數十兆個細菌的領域,多數可在無氧環境生存,並在人類的大、小腸內大量繁衍。

研究顯示,一個人腸道內的菌種與其平衡,可能塑造一個人偏胖或偏瘦體質。而我們甚至能夠藉由操縱這些菌叢,改變一個人的體重。

這項新發現是建立在過去幾項拿老鼠做實驗的研究上。過去研究結果顯示,胖老鼠體內的腸道菌組成比例異於瘦老鼠。

前者明顯有較多的厚壁菌(Firmicutes),而有較少的擬桿菌(Bacteroidetes);體重正常的老鼠體內,兩者比例則恰好相反。

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高登(Jeffrey Gordon)過去做過相關研究,這次他和研究團隊再用老鼠實驗,讓人類的微生物入住老鼠腸道,

並且餵牠們吃相當於典型的人類飲食,看看老鼠體內微生物和體重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當一組老鼠被餵食高脂高糖的典型西方飲食,除了體重增加,消化道內的厚壁菌也越來越多,擬桿菌則越來越少。

相反地,吃低熱量、以蔬菜飼料為主的老鼠,體內兩種菌群的比例則相反,體型也維持得很纖瘦。

雖然仍不清楚體重的增加是與這個比例的腸道菌有關還是兩者平衡的結果有關。

但這項發現顯示,「腸道檔案」或許能作為誰有肥胖傾向的診斷工具。例如,如果你的腸道菌多為厚壁菌,那你身體消化熱量的方式可能偏向於囤積較多的脂肪。

事實上,高登研究體重不同的同卵雙胞胎時發現,體重較重雙胞胎,體內厚壁菌數量比體重較輕的手足多。

高登也從老鼠身上發現,改變飲食會對動物體內細菌數量產生劇烈且快速的變換:讓原本吃低熱量、蔬菜飼料的老鼠改吃高熱量西方飲食,他們體內的厚壁菌不到一天就會暴增。

高登表示,今天的這項發現搭配額外研究工作,能通向辨識造成胖瘦的微生物標記,幫助人們了解自己身體如何反應吃進的熱量。

進一步的契機更令人興奮,只要繼續研究,高登甚至預見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農業的可能。農人可以種植更多設計明確的食物,為不同生命階段提供理想的養分與能量平衡。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7 22:41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2965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